縱覽歷史,人類的發展可以分為好幾個階段:史前、上古、中世紀、西曆、宇宙歷、銀河歷、星曆……或許這種劃分與某些人所劃分的不同,也有可能及其雷同,但這都不重要,因為這都是人類所創造出來的東西而已,可以改,也可以變。

所謂星曆,其實就是人類遠離自己的故鄉地球,走出太陽系,到遙遠的行星上發展的年代。

一時間,眾多人都不斷向宇宙裡跑去,尋找行星!當時有一句話很有趣,叫:“即使是地球上的乞丐,上了宇宙後也能當皇帝”!

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在星曆101年時,一個名叫多維森的乞丐,他以自己的終身勞動力為代價向某個財團借了一大筆錢,然後跑到了一個還沒有被人發掘的星球上,開發這個星球。不料,這個星球里居然蘊藏著大量的黃金礦……就這樣,多維森不僅贖回了自己的自由,還一躍成為了一個星球國家的統治者。

在種種的‘誘’‘惑’下,人類就不斷地開發著宇宙中的行星,其中有不少人是想以此來讓自己登上皇帝的寶座,滿足自己的皇帝夢……就這樣,這片廣闊的宇宙中就出現了許許多多的政fǔ、國家、以及統治者。

直到星曆1668年,當時存在宇宙中的星球國家就高達三萬個,但其中有許多都是“泡沫國家”,壽命都不會長到哪裡!到星曆2012年,全宇宙就只剩下一萬二千一百六十一個,連一半都不到!又到了星曆2577年,全宇宙就只剩兩千五百一十二個,連當初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就這樣,人類經歷過一個漫長的“粉末時代”!直到星曆2601年,[‘惑’星聯盟]的建立。

[‘惑’星聯盟],全稱:‘惑’星自主聯邦體制同盟,也可以簡稱:聯盟!如同名字那樣,這是個將眾多渺小的星球國家相聚起來,形成一個龐大的聯邦體制國家!它成立的緣由就是為了避免“泡沫國家”的出現,增長星球國家的壽命,使人民得以安居樂業。

[‘惑’星聯盟]是一個民主自治的聯合國家體,首都是行星[格塔羅斯],其運作由“‘惑’星最高峰會”決定,也就是各地的聯邦國家派代表前去參加會議。每次峰會都會決定各個星球國家之間的利益關係,確保加入了聯盟的國家能順利發展。一旦有星球發生危機,其他加入了聯盟的國家也會鼎力相助……也因此,許多國家都避免了亡國的下場。

剛剛開始時,[‘惑’星聯盟]只是有八個國家,但第二年就增加到二十五個,十年後就到達一百九十八個,現在,加入了[‘惑’星聯盟]的國家至少有一千個。

就在[‘惑’星聯盟]得到飛速發展時,也有一個小小的國家正不斷地崛起——瓦爾剛帝國。

[瓦爾剛帝國],名字取決於它的創始人——瓦爾剛.泰多維拉克。星曆2654年,瓦爾剛.泰多維拉克在行星[卡‘門’]建立起自己的獨裁政權,並開始迅速地發展……

如果說聯盟的發展是建立在圓桌會議上的話,那帝國的發展就是建立在戰場上的。

星曆2668年,[瓦爾剛帝國]也跟眾多星球國家一樣,面臨著亡國的危機,年邁57歲的瓦爾剛也看到了自己國家的危機,但做了十四年皇帝的他卻不想自己死後連一座墓碑也得不到,為此,他採取了及其極端的做法——向其它星球發動侵略!

瓦爾剛不顧人們的反對,極力推行武力統治,召集軍隊,向周圍的星球發動了侵略行動……就連瓦爾剛本人也想不到,他一打仗就足足‘花’了他下半輩子的全部時間。瓦爾剛本人於星曆2685年在自己的旗艦上逝世,高齡74歲,而他征戰的十七年裡只回過自己的皇宮四次,但每一次回宮卻總是會帶著眾多的金銀財寶回去。

在瓦爾剛逝世後,他的子孫繼承了他的意志,繼續東征西討,擴張帝國的版圖……據瞭解,現在的瓦爾剛帝國至少擁有一千兩百個多個星球,一舉成為宇宙最大的獨裁國家!

……

然而,[‘惑’星聯盟]座落於在維塔利星系,而[瓦爾剛帝國]則是在泰比華星系,兩者相距數千光年,原本就是兩個不同的世界,根本就沒有任何‘交’流。

直到星曆3089年,兩國政fǔ才意識到彼此的存在,原因是兩國的領土版圖出現了重疊。

星曆3089年6月8日,[‘惑’星聯盟]發現了一顆新的行星,正準備開發,不料,[瓦爾剛帝國]也發現了這顆行星,並將它確定為帝國的領土之內……就這樣,雙方首次的相遇就是在一顆還沒有被命名的行星上。

當時的[瓦爾剛帝國]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惑’星聯盟],而[‘惑’星聯盟]也根本就不知道[瓦爾剛帝國]的存在,雙方都認為對方是一個小國,為此而發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