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患者陷入了昏迷之中,聽不到鍾小蘭的問話,那麼護士就會臨時編造一個名字出來,很簡單的名字,比如王大力、張小林、李曉麗等等,不管這個患者的真名是啥,在這家醫院裡只能叫護士編出來的名字,這樣做的好處是不至於混亂,有了名字之後,開藥、手術的治療會麻利很多。

患者進入醫院之後,需要進行一系列的檢查,每一項檢查都有資料羅列出來,醫生給患者開藥,重要依據就是這些資料,藥物的種類、藥物的數量,根據患者的體質、年齡、性別的不同做適當的調整。

而且鍾小蘭的檢查還有另外一層任務,凡是重症患者,都送在重症病房那邊,守候在重症病房的都是三少女醫院的主治醫生,大部分是甄斐的門人、弟子。

來到三少女醫院幫忙的醫生也有很多想治療重症患者,哪怕是治不好這些患者,最起碼能掌握第一手的資料,只有重症患者帶來的資料才是最有挑戰性的,哪怕是一個病人死亡,留下來的資料,也能做研究之用。

但是外來支援的醫生根本撈不到重症患者治療的資格。

因為這裡是三少女醫院,溫曉鴿等人是這裡的主人,即使是無償給這些患者服務,溫曉鴿也要把患者的生理資料掌握在自己的手裡,相對來說,這些資料就是一筆財富。

這是一筆科學的財富,絕對不能落入外人的手裡。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在一家酒店裡,廚房有十個爐灶,這些爐灶一字排開或者是分成兩部分、三部分,不管分成幾個部分,一定有環境比較好的爐灶,凡是位置好的爐灶,都掌握在跟主管的關係比較好的廚師的手裡,因此,即使是在一個廚房工作,也有不公平的地方,這也是一種行規。最為人熟知的行規是監獄裡的床鋪最好的位置,掌握在獄霸的手裡,這個道理是一樣的。

溫曉鴿身為三少女醫院的主人,如果按照合理公平的辦法來分配這些來支援的醫生,又會造成新的混亂,新來的醫生彼此之間連名字還叫不出來,更不瞭解對方的脾氣性格,如何能展開密切合作呢?

最起碼三少女醫院的主治醫生大部分都是同門,彼此之間有了感情,誰幫誰一把,誰指使誰做點啥事,張口就來好了,換一個陌生人就沒那麼自由了。何況有的時候還在同一張手術檯上,必須要熟悉的人在一起配合。這叫大眾一心其利斷金,對於患者的治療是有好處的。

溫曉鴿這樣做,那些外來的醫生也不是沒有意見,如果成功治癒了這一次的傳染病,工作在重症室的醫生一定是功勞最大的,即使不能控制疫情,也能掌握更加重要的資料。

但是他們是外來的,屬於“幫忙”的人,只能服從安排,不聽話的人只有一條路“滾蛋”,回去之後,上級領導一定不會給滾回去的人好果子吃。在對抗災害面前,團結比啥都重要。而且溫曉鴿的做法也是處於對患者治療的優先考慮,一個彼此之間熟悉的團隊,比臨時搭建起來的團隊,戰鬥力一定是強大的。

當甄斐傳出“這不是傳染病”的時候,溫曉鴿立刻把防護服裝摘了下來,而且她的人紛紛效仿,把防護裝備全部摘除。在此之前,大家的每一寸面板都被防護服隔離的,就連眼睛上也戴著防護鏡,稍微陌生一點的人根本看不出來身邊的人誰是誰,大家的身體都被嚴嚴實實包裹在防護服的後面。

看到溫曉鴿等人竟然解除了防護裝備,那些來支援的醫生這才感到恐怖,他們絕對沒有膽量解除防護裝,都知道這是烈性傳染病了,誰敢拿著自己的小命開玩笑啊。

其實這就是對於甄斐的信任與不信任的問題,既然甄斐說了不是傳染病,一定是有把握才這樣說的,他也不敢拿這件事開玩笑。

去除了防護服之後,大家的行動更麻利一些,說話的聲音也能聽得清楚,重症室和輕症室室比較起來,還是重症室這邊最快展開救治工作。在這麼多的患者面前,時間就等於生命。

溫曉鴿所做的一切,都是出於“公心和私心”,無論是“公”還是“私”,都做的乾淨利索,絕對不拖泥帶水。而且同門也非常配合這位大師姐,全力支援,這一次有甄斐親自掌舵,他們要齊心合力給三少女醫院爭光,一炮打出三少女醫院的名氣來,任何一次事件都是機遇,只要有能力,就能脫穎而出。

隨著患者送到醫院之後,華夏援助災區的物資也在衛生廳的統一調撥下送到了三少女醫院,這些物質都是簡單卻不可少的紗布、防護服、剪刀鑷子、消毒水、床鋪、純淨水、麵包等物品。

雷木負責倉庫這邊,給入庫的物資登記造冊,將來都要對賬、結算的。他看到純淨水、床鋪等物品堅決不要,退回去,哪怕這些東西將來轉手變賣也是錢,他也堅決不要。簡單的醫療器械。比如剪刀鑷子等物品是用得上的,他就收了下來,用不上的東西指揮車輛停在一邊不理會了。

醫院的倉庫即使空間再大,也不要沒用的東西,純淨水醫院裡面有的是,都是經過法術過濾的,比外面賣的水質量好得多,而且,豪庭裡面根本沒有汙染,不需要做消毒處理。別的醫院必備的消毒水,在這裡就是雞肋一樣的東西。床鋪等物資也是絕對不缺的。

[本書首發來自17k,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