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中醫危機(第2/2頁)
章節報錯
看來甄斐的醫術也就是這樣的,並不顯得特別高明,半春景堯心想:“看來,甄斐已經夠不成威脅了,外界的人言傳聞,必有誇大之處。那麼,這個交流會可以順利開下去了,否則被華夏的醫生佔據了第一名,對我們日本的醫學界也是一個巨大的衝擊。”
半春景堯採取這樣的一個辦法來試探甄斐的醫術,但是他還是不瞭解甄斐的醫術究竟有多高。這個病人的診斷是經過幾個醫生會診的,意見也是綜合幾個醫生的討論結果,但是甄斐僅僅憑著號脈就瞭解病人的病情,在起點上就比日本的醫生高了一籌。
作為半春公司的董事長半春景堯卻忽略了這一點,他是一個生意人,對於技術方面還是不夠了解。他看到甄斐的檢查結果,卻不知道檢查用的方法和時間長短,都對病人具有很大的影響力。
相對來說,還是甄斐的檢查比較快捷,診斷準確無誤。
這就是醫術的高明之處。
半春景堯很是恭敬地把甄斐和已經酒足飯飽的小李子送到大門外,臨走之前,甄斐叮囑半春景堯說道:“請儘快把你的父親送到滬市的平民醫院,我在這裡的會議結束之後,就回到平民醫院,別耽誤了你父親的病情。”
“好的,謝謝甄先生了。”半春景堯根本沒把甄斐的話聽進去。
轉過一天,在半春公司的巨大宴會廳裡面,以半春景堯為代表的發起人舉行了一場聲勢浩大的開幕式。
甄斐這才知道,中醫不單單是華夏獨有的醫術,幾乎任何一個國家和地區都有中醫醫師的參加,就是日本也有三十幾位老中醫,但是年輕人卻寥寥無幾,有的站在這些老中醫身邊的不是弟子就是家中的晚輩,以照顧老中醫的身份過來的,卻不是參會的代表。
開幕式除了半春景堯的講話之外,還有一些代表上臺講話,由於語言不同,這些發言立即被一臺機器翻譯成標準的英語,絕大部分醫生都是通曉英語的,勉強還能聽得懂,但是作為兩大世家的代表,歐陽銘鐸和南宮明瞭卻不懂英文,這跟他們生活的那個時代有關係,在他們年輕的時候,華夏不提倡學習英語。
但是那些從院校畢業的醫生,都把英語作為一門功課來攻讀的,還有相應的考試作為成績,這些院校畢業的醫生後來在工作中還閱讀正版的英文書籍,因此英語一直沒有扔下,把英語當作是通用語言是相當明智的選擇。
二十二個國家地區的代表上臺講話,一個個下來也頗為耗費時間。
這些代表的講話雖然冗沉無聊,卻對中醫都是推崇的,也抱著肯定的態度,那就是中醫跟西醫絕對有一較長短的能力,而且他們所在的國家地區都不主張削弱對中醫的研究工作,仍舊一如既往地投入過去為基礎的研究資金。
但是朱麗華卻嘆息一聲:“看來中醫面臨的局面的確不太妙啊,表面上說是投入資金不變,但是每一個國家地區的醫學研究投入年年都在增長,那就是說,西醫研究投入的資金明顯多了,中醫相對來說就少了。”
彼消彼長,很顯然對中醫的發展不利,甄斐立刻明白了,在中醫興盛的表面下,掩藏著中醫逐漸沒落的悲哀,正如張愛玲所說的那樣:“生活就是一張華麗的袍子,下面爬滿了蝨子。”
如今的中醫前途也是這樣,表面上還有一些風光,但是裡面卻已經腐朽不堪了,被西醫擠到了邊緣角落。
追究起來是什麼原因致使中醫沒落成今天這樣的,甄斐覺得還是從事中醫的人太保守了。不說別的人,單單是他的師父陰陽師,身懷絕技,卻甘於默默無聞,數百年來一直沒有人聽說他,如果陰陽師能把絕技用在濟世救人方面,廣為傳播中醫的道理,恐怕他的弟子已經遍佈天下了,何至於今天只有甄斐一個傳人呢?
如果學習陰陽訣、陰陽針的人多了起來,豈能容得五大世家的崛起?歐陽世家僅僅憑著推拿按摩就躋身於中醫絕技之一,實在是讓甄斐哭笑不得。
倒不是說推拿按摩不能治病,而是這種手法跟陰陽針比起來,適用的病症有點太窄小了,並非每一個患者都適合推拿按摩,加上歐陽世家擁珍自閉,受惠的患者更是為數寥寥,中醫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漸漸沒落的。
這些道理人人都知道,卻沒有一個人敢於打破傳統,讓各家擁珍自重的中醫貢獻出來,讓更多的人觀摩學習,受惠於天下百姓,而是仍舊沿襲傳統,傳給自家的嫡親後代,假如後代中出現傳人斷絕了傳承的現象,這些絕技就有失傳的危險。
後代人再想創造出精湛的中醫療法來,就可遇不可求了。
甄斐專注聽著那些代表的發言,他一下子就想明白了其中的關鍵所在,他的內心又有一些自責:“我何嘗不是拿著陰陽師的絕技擁珍自重啊,就連弟子也沒有一個,傳授的幾個人裡面,只是跟我關係絕好的人,難怪給其他醫生的印象是一個好色之徒,梅子、喬惠子都是絕色的大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