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服!”

一聲桀驁的吶喊,響徹了整片擾攘的廣場。

吶喊有時代表冤屈,吶喊有時代表正義,至少總有意義,可王衍聽著,心裡卻是波瀾不驚。

聖哲廣場,本就是哲德文明原來的第一大廣場,是為了紀念曾經哲德文明在特殊困難時期一位偉大國王,而建立的紀念廣場。

當然,這位國王也是潘德拉女王的祖上。

對於一個宇航文明來說,其實只是個象徵和紀念的意義,因為該文明本身,其實並不缺乏航空航天的能力,居民生存也不是必須存在於地表。

哲德文明之孱弱,只是因為其遭受星際大戰剮蹭之後,無根無萍,且並無根基,而人口銳減,航行能力被迫趨近於消亡,開始了文明退步。

王衍來時,這個文明的等級概念比較複雜,是原來宇航文明的殼子,但並無宇航文明的實力,勉強恢復生機之後,還總被星賊遊盜和其他文明欺負。

屬於……半宇航半核前文明雜交品種。

擁有宇航歷史和潛力,但很多方面,被迫退回核前文明的生活方式。

而王衍來後,動用了一些近乎神蹟的虛空手段,改善了元磁星的星辰磁場,使之適宜生命體生存,並補足了哲德的宇航軍工能力,算是給予了他們恢復實力的根基。

而他所擴建的一萬名一代原始基因超級戰士,又因其具備電磁基因特性,在基建和軍工製造上面,比如挪移重型材質,最高精密級焊接,電子除錯方面,具備非常大的效率提升作用。

他們被王衍允許,由潘德拉調動一些,以恢復哲德文明原本的宇航文明實力,參與宇航級軍工製造。

在王衍的守護下,在一些元磁戰士的巡守下,一些原本時而經過的星賊空盜已經悄然絕跡,在入侵元磁星外圍時被悄然驅散,或者消滅。

沒了外來干擾,哲德恢復了難有的平靜,並且可以迅猛發展。

現在的哲德文明,已經從幾艘古老破舊星艦,恢復至擁有十幾艘新重型戰艦的地步了。

新的重型戰艦,造型形似黑鐵星辰,外形如同五百米直徑的大寶擴放板,只是外層多了一道巨大的黑色圓環,如同星環。

外殼為宇航級高階合成金屬,近乎渾圓如一。

其在黃色嘴巴處擁有一口重型離子炮,是戰艦主炮,核武級威力;其餘火力,則是以外殼開合而啟動的防禦性鐳射炮為主;其中又載有各類小型飛行器,單兵載具等配合多型別兵種作戰。

而戰艦驅動和生產彈藥等等一切所需能源,則來自於外層的黑色星環,由它來吸收太陽能量。

中型戰艦並未生產,倒是生產了不少小型翼型飛行器,承載駕駛員,超級戰士,以武裝戰艦。

而民生方面,哲德文明也開始恢復了一個宇航文明該有的生產能力和生活方式,小型民用航空器械等開始走入普通哲德人的生活。

不過無論文明怎樣發展,在文明危機時刻做出巨大貢獻的哲德一任國王,他的紀念方式一直保留著。

神降之後,有哲德文明的高等貴族並潘德拉一起,將其擴建,並想要將其改名為神聖廣場,以表達哲德人民對神明的敬愛之心,但被王衍推掉。

至於其後屹立廣場上的神明雕像等等,他也沒再去管,由得潘德拉自行決斷。

而現在,則是依照哲德文明的傳統習俗,在這三公里方圓的廣場上,公正公開對文明有著重大影響的事宜。

而王衍也是首次,沒有推拒潘德拉的延請,出席最近人心浮動的全民裁決大會。

他端坐於潘德拉安排的金色至高神位,在他的廣場神像之下,他一身銀色星袍,恣意悠閒,風流瀟灑,不怒而威。

左手飄著一顆電芒閃爍的球型閃電,上下微微跳躍,不時貼近他,一副竊竊私語的樣子。

右手一條蟠虯猙獰的銀色巨龍,巨龍本長達百米,只是變幻之後,只長十米,但盤踞而起,依舊高達三米,龍頭翕乎搖動,呼吸間有風雷之聲。

神位下方是王座,是自王衍神降後而晉位哲德女王的前長公主潘德拉·阿爾託莉雅,一身銀色王袍,絨邊藍色王者披風,銀色王冠。

哲德文明,金為神,銀為貴,藍為綴。

再下方的半環形貴族席位,各式或老或少,或胖或瘦,或清明或渾濁,或精明或昏沉的哲德貴族與平民代表,議會議員。

雖然在宇航時代,早就民智已開,但一個文明之中存在的階層分化依舊存在,王公大臣,官員,軍官等,或是叫貴族,或是別稱,其實沒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