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過頭來,朱元璋居高臨下的看著下方的眾大臣們。

“咱殺了他們,抄了他們的家,想必諸位沒有意見吧?”

下面鴉雀無聲,死一樣的寂靜。

所有人都驚恐的望著高臺上,那道可敬可畏可怖的身影,瑟瑟發抖。

被明大誥所支配的恐怖,時隔二百餘年,終於又重臨人間。

洪武中期,官吏貪贓枉法、豪強兼併、脫避糧差日趨嚴重。

太祖皇帝朱元璋為維護統治,遂將“官民過犯”典型案例輯錄成帙,仿周公《大誥》之制,於洪武十八年冬刊佈《大誥》七十四條,十九年春刊佈《大誥續編》八十七條,十九年冬刊佈《大誥三編》四十三條,頒行天下,誥戒臣民。

‘斯上下之本,臣民之至寶,釋出天下,務必戶戶有之。敢有不敬而不收者,非吾治化之民,遷居化外,永不令歸!’

持有大誥,好處多多。

如朝廷嚴格控制人口流動,行商超過百里也得開通行證。

如果手持大誥進京申告,各地不許攔截。

如果犯罪,家中有大誥,可減罪一等。

對於普通百姓來說,大誥是一道護身符,但對於官吏來說,就是催命符了。

大誥的打擊矛頭,總的說來是針對全體吏民,但側重點是懲治貪官汙吏,其80%以上的條目是屬於治吏的一方面。

因此,在太祖皇帝駕崩之後,明大誥漸漸的失去了作用,淪為歷史的一粒塵埃。

如今,太祖皇帝重回人間,其殺性之重,吏治之狠,天下官吏從此命薄矣!

“很好!”

朱元璋見狀,滿意的點了點頭,道:“既然你們都沒有意見,那這件事就這樣過去了!”

“接下來,咱就要說一說咱的規矩了!”

“大明養士三百年,然而時至如今,賦稅收不上來,錢糧入不敷出,天下間內憂外患,烽煙四起!”

“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左右循視了一眼,朱元璋問道:“諸位好好跟咱說說吧!”

現場依舊是鴉雀無聲,沒有人敢說話。

在不明白太祖皇帝的意圖之前,誰敢拿自己的小命去挑戰一下太祖皇帝的刀是否鋒利?

這個時候,若是因為說錯了一句話,而被太祖當成殺雞儆猴的那隻雞,那可就死得太冤了。

所以,大臣們儘管一肚子的話想說,卻沒有一個人開口的。

“很好,你們都不說,那咱就來說說!”

“所有的一切,歸根結底就只有四個字!”

“土地兼併,階級固化,兩級分化,富者愈富,窮者更窮!”

“你們這些文人,千辛萬苦從底層爬起來,轉身就回過頭來,剝削曾經的同伴們!”

“老百姓連飯都吃不上,衣不蔽體,當然要站出來造反,這一點,咱是最門清的了!”

“當年,陳勝吳廣站出來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為我華夏百姓拉開了造反的序幕!”

“其實,老百姓們的要求真的很低,能吃得飽飯,不至於餓死,他們是不會造反的!”

“可是,你們這些文人,偏偏不給他們活命的機會!”

“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咱看過明史,知道咱後世的所有事情,也曾絞盡腦汁,苦思對策!”

“到了如今這個地步,想要拯救咱辛辛苦苦打下的大明江山,唯有一條路可走!”

目視著所有人,朱元璋神色平靜地說出了讓所有人都心驚肉跳的八個字:“土地歸公,重新分配!”

看過《華夏上下五千年》一書,朱元璋看到了許多以往沒有看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