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二人不過是比咱早入群罷了,要是同時入群,還指不定誰勝誰負呢。

現在啊,咱先低個頭,大丈夫能屈能伸嘛。

不過,這個場子咱早晚要找回來。

楊廣:“算了,朕不與你計較,你想知道關於大明王朝的事,找曹正淳和嶽不群吧!”

朱元璋:“哦?老楊,多謝了!”

楊廣:“群裡難得來一個皇帝,朕才願意與你多說幾句!@曹正淳,@嶽不群,你們倆就不打算吱個聲?”

朱元璋:“這樣麼?老楊,你真是好人!”

楊廣:“滾犢子吧!行了,朕下了,你慢慢玩吧!”

朱元璋:“哈哈,有勞了!”

曹正淳:“大明曹正淳見過太祖皇帝,關於後世之事,咱來與太祖皇帝說說吧!”

見到楊廣艾特自己,曹正淳不太情願冒了出來。

他可是知道,太祖皇帝可不太好惹,殺性極重。

當初,太孫朱雄英早遜,再加上馬皇后駕崩,沒過多久太子朱標又薨。

老婆兒子接二連三的死去,惹得老朱大殺特殺,開國元老們幾乎被血洗。

明初四大案:空印案、郭桓案、胡惟庸案、藍玉案!

空印案發生在明初洪武十五年。

明初,每年布政司、各府州縣官吏前往戶部核對錢糧、軍需供給等事,因路途遙遠,往往帶著事先開好的空印文書(即加蓋印章的空白公文),以備急用。

此事習以為常,明太祖朱元璋知道此事後大怒,懷疑其中有弊,責令嚴查空印案。

凡是與此案有關的部門及地方官員一律處以死刑,助理官員處以杖一百並戍邊。

受牽連者達萬人以上。

郭桓案發生在洪武十八年。

御史餘敏、丁廷舉告發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或、趙全德等與戶部侍郎郭桓、胡益、王道亨等通同舞弊,吞盜官糧。

明太祖令審刑司拷訊,牽涉禮部尚書趙瑁、刑部尚書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麥至德等,發現除侵吞寶鈔金銀外,僅貪汙稅糧及魚鹽等即折米二千四百餘萬石。

於是,趙瑁等皆棄市,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處死。供詞牽連各布政使司官吏,繫獄擬罪者數萬人。

此案令核贓株連之人遍天下,中產以上民家被抄殺者不計其數。

胡惟庸案發生在洪武十三年間。

胡惟庸,定遠人,早年跟隨明太祖朱元璋起兵,洪武六至十三年間任丞相,其間權傾朝野,專權結黨。

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擅權枉法罪判處胡惟庸等人死罪;

十九年與二十三年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罪追殺其餘黨,連坐被誅者達三萬餘人。

藍玉案發生在洪武二十二年。

藍玉,定遠人,早年隨朱元璋起兵,勇敢善戰,功績顯赫。

洪武二十年任大將軍,二十年封涼國公。

洪武二十六年,錦衣衛告其謀反,結果被族誅,牽連致死者達一萬五千餘人。

當然,曹正淳曾經執掌東廠和錦衣衛,後面還曾擔任過正德帝朱厚照的太師,瞭解過明初時的內幕。

說來說去,太祖之所以要大殺特殺,也是無奈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