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了玉米到攤子,香味飄了好遠。旁邊商鋪的叔叔阿姨湊了過來看了看。

隔壁賣鞋子的劉阿姨第一個問道:“小博她媽,你們在搗鼓玉米吧?聞起來真香。”

楊依依回道:“阿姨,我們這玉米是拿牛奶煮的,不僅聞起來香,吃起來更香!您要是沒吃早餐可以來嚐嚐。好吃了還指望您幫忙宣稱宣傳。”

劉阿姨看到楊依依能幹模樣心裡也帶著幾分讚許:“牛奶玉米啊?那可是稀罕東西!那這玉米怎麼賣的?我第一個給你們開張。”

楊依依賣乖道:“不貴呢阿姨,才1毛錢一根。這玉米稀罕算不上,但是加了牛奶能美容養顏呢。”

來之前楊依依就和張秀芝把價格定好了。

一斤玉米一毛錢,一根玉米差不多三分錢。今天買了五十根根玉米一塊七。三毛錢的牛奶,還有糖差不多一毛錢。

也就是說五十根牛奶玉米成本兩塊一。差不多五分錢一根的成本。

一毛錢一根其實不貴,更何況他們這些商鋪老闆可不像鄉下人。

果然,劉阿姨聽了這價格毫不猶豫的說:“那給我來兩根。開張大吉,好事成雙。”

有了劉阿姨的宣傳,再加上飄香的玉米。圍上來的叔叔阿姨也就多了。還不到一個小時五十根玉米全部賣光了。

第一鍋玉米就這樣賺了兩塊五。

張秀芝拿著錢感嘆,她平時給人家裁剪褲腿也就兩分錢一個。一天加上改改衣服也就掙個一塊多錢。

這還只是一個早上就賺了兩塊五,要是天天麼賣。一個月也有七十五塊,快趕上楊衛華的工資了。

看來自己明天還要多做點玉米。

楊依依心裡也樂呵,上輩子的錢來的太容易。這輩子沒想到掙兩塊五都能讓她興奮好一陣。

還沒到中午,楊小博就屁顛的下來了,才八歲的小孩就知道收拾自己了。心裡不由的讚歎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楊依依看了看正在啃玉米的楊小博。忽然想起楊小博是在鄉下讀書,還有二十幾天就要開學了,她是不會再回柚子村了。

那小博讀書的問題是肯定要解決的,只是九零年代農村的小孩要在縣裡讀書那是相當困難的。

讓楊衛華解決是不可能的,他還不知道她們和楊老太鬧翻的事情,不過就算知道了肯定也不會站在她們這一邊,指不定還要打她和張秀芝。

想起楊衛華出軌,楊依依的臉色也不好看。她可不指望這個渣男。

她看張秀芝:“媽,我想和你商量個事。”

張秀芝這會兒正在收拾盛玉米的鍋,見女兒一本正經也放下手裡的東西回道:“依依,什麼事呀?”

“這不是小博還有二十幾天就開學了嗎?我琢磨著要不把他放在縣城讀書吧。”

張秀芝有些錯愕。這些天事情太多,也沒想起小博讀書的事。楊依依這麼一提,還真是個大問題。

她面露苦色:“依依,縣裡讀書太難了。不僅要城鎮戶口,還要居住證明。咱們家都是土生土長的農民,去哪裡弄呀!”

楊依依感到欣慰,至少張秀芝沒有想過讓他們再回柚子村。

“媽,我記得小姨嫁到縣城,小姨父在交警隊上班。要不我們去找他們,把小博的戶口遷到小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