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礦區的這些坑口,習慣上叫做場口,比較著名的場口有後江、帕敢、會卡、麻蒙、大馬坎、抹崗、自壁、龍塘、馬薩、目亂乾等。

每個礦山每個坑口所產出的翡翠原石都有自己的特色,表皮、質量等都有明顯的區別,所以賭石的人判斷原石的場口很重要。

白甘不懂翡翠,他只是上次在香港採購翡翠原石時聽林國福等玉石店老闆們介紹的,什麼帕敢場口、馬薩場口之類的,記下了十來個場口名稱。

所以他就直接定位到這個帕敢鎮來了。

因為這帕敢場口,聽說是最出名的場口之一,開採歷史比較長,帕敢玉皮薄,顏色主要以灰白、黃白為主,玉石的質地與種水也很不錯。

這時候的帕敢鎮,在白甘的眼裡,就是個髒亂差的破鎮子,當然,也有不少洋房莊園,那是軍閥、礦老闆們的家園。

大多數還是破舊的房子,甚至是茅草房,這裡依靠撿玉為生的“也木西”有二、三十萬人。

這裡是有錢人的天堂,也是窮人的地獄。

兩條主街道上到處都是夜總會、賭.場、女支院,這裡DU品氾濫,也有很多“也木西”撿玉掙到的錢,在這些低階銷金窟裡消費掉。

晚上8點多,白甘在空間裡,隨著化為小塵埃的空間在帕敢鎮的主街道上飄蕩,看著外面燈紅酒綠的罪惡世界。

白甘來到這裡,當然是為了翡翠,但他不甘於直接偷取這裡礦場的原石就走人,他上輩子對這個翡翠原石的產地和生產情況還挺感興趣的,看過一些“也木西”撿玉的直播和影片,但一直沒機會到過緬店。

現在有機會來一次,他想親自參與其中,對“也木西”們的情況作一個瞭解和體驗。

是的,他是抱著一種體驗旅遊的態度來的。

在一家賭.場門口,兩個兇狠的打手,一左一右抓著一個黑瘦年輕人,把他拖了出來,扔在街上。

其中一個打手威脅道:

“趕緊的,去撿玉去!你欠了那麼多債,什麼時候才能還清?還想借錢賭?做夢去吧!”

年輕人又黑又瘦,頭髮髒亂發黃,不是故意染黃,而是缺少營養的黃,上身是一件背心,下面穿著當地男人那種紗籠,也就是筒裙,渾身髒兮兮的。

只見他一邊爬起來,一邊哀求道:

“邦哥,求求你了,再借我200塊錢,我翻本了就可以還債了!”

“再借你錢?呸!先把之前借的還了再說!滾!Tui !Tui!”

他們說的都是漢語。這裡的人,大多都會說漢語和緬語兩種語言,而且那兩個打手明顯是華夏人,這黑瘦年輕人可能是雜交品種。

打手給黑瘦年輕人tui了兩口,便回賭.場去了。

白甘幻化成當地人那種黑瘦穿筒裙的樣子,腳上一雙人字拖鞋,找了個偏僻地方出了空間,向那個年輕人追去。

催眠了年輕人,兩人一邊聊,一邊向剛才的賭.場走回去。

年輕人叫做蒙託,今年22歲,父親是華裔,祖上來自華夏復建,母親是緬店人,雖然不算大富大貴,但也讓他的少年時代生活富足。

但在勀欽幫的軍閥混戰中,蒙託16歲時失去了父母親人,只剩下他一個人。

他靠著父母留下的財產勉強完成了中學教育,他幹過各種行業和工種,遭受了社會的無情毒打。

最後,淪落為撿玉人“也木西”,再然後,淪落為“也木西”兼賭鬼。

剛剛賭.場前面的一幕,已經是這一兩年經常發生的常態,撿玉賣錢,維持生計,賭錢,身無分文,再去撿玉......

就是如此的迴圈往復,週而復始,人生無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