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已經讓出座位了。

嗯?

那我不客氣了。

安言一屁股坐下去,拿過病人的手腕診脈,學脈浮數,又望了望舌象。

一邊詢問症狀。

其他人也先後看診,望聞問切。

苔白,病患口眼斜、手足不能動彈的證象,同時考慮發病經過。

很多人也能看出來了。

“中風吧……”

具體的說……

有人說是太陽病的中風。太陽病的太陽跟天上的太陽沒有什麼關係,而是中醫經脈的一種。

這是張仲景的《傷寒論》裡面。

醫聖張仲景把外感疾病演變過程中的各種症候群進行分類,根據其病變部位,寒熱趨向,邪正盛衰等,區分為太陽、陽明、少陽、太陰、厥陰、少陰六經,由於風寒等外邪侵襲,大多是從體表太陽經進入,人體正氣在這裡抵抗外邪,引起頭項強痛、惡寒發熱等症狀。

簡單地說,太陽病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外感病,就是傷風感冒。

中風確實是中風。

“這是經絡中風邪的中風吧。”

徐然和安言的看法一樣。

其他人一看就完了。

最怕就是考完了對答案,我們的答案和學霸不一樣吧。

在心底已經開始哀嚎起來了。

只是注意到了病人的惡寒發熱,又無法判斷這口眼斜的原因。

辯證錯了,就好比寫一篇作文開頭就離題了,後面再文采飛揚那還是離體了。

“開方吧。”

衛仁對他們說道。

哪怕照著別人的醫案抄啊,模仿還是臨摹,也不至於發揮太差吧。

開方吧。

衛仁然後又指點一下他們的用藥和方子。

保持這個節奏就好了,這才幾個月,再這麼訓下去前面兩個可以治治小病了,看診也沒有太大差錯。

其他人自己努力,得跟上才行!

看完了病人,下午先讓大家放鬆放鬆。

但是奮鬥逼還在學習,還跑去其他科室去上課了。

“胖子你跟我走。”

衛仁帶他去看看正骨。

咱醫院病例還是太少了。

如果真想學這個的,想鑽研單一項的話,大哥你去中醫正骨骨科醫院啊!

這種專門的醫院每天都是骨折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