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一直在想是哪裡出了問題了,我們行業。”

衛仁說道。

查了好久的資料。

做過調研。

去下面鄉鎮的中醫院走過了。

“問題很多,也不是長話短說能夠說明白的,閒聊幾個就算了。”衛仁自己查過的資料。“我們和西醫是不同的體系,所以發展路線和戰略思想失誤了,我也曾經認真學過西醫拿到過執照,想全面的深入的瞭解過。中醫一直是東施效顰削足適履那一套發展,就不行了。已經放棄了辨證論治的精髓,捨棄了理論對臨床的指導,太紊亂了。”

“下面的中醫院為了生存都搞現代化了,科室轉型,哪還有中醫畢業生的位置呢。下面學院很多人也算不上人才,良莠不齊。讓他們去臨床實踐,給他們機會,需要多久才能成長起來的……”

“後繼無人!人才匱乏!”

“以前有一些業內大佬說過的,教學就搞的不行啊,學了幾年畢業了還不能熟練的處理常見病?光是背書,紙上談兵的話不是學了個寂寞。脈診課時太少了,而且是純理論,教學和實踐脫節了。我記得南方醫藥大學就做過嘗試,聘請了一批在全國有名的基層臨床醫生擔任客座教授,提高了教學質量擴大了影響力,這是值得推廣的!不至於讓學生一畢業就失業!”

“一些中醫院為了生存,掛的是中醫的牌子,搞的是西醫化的治療。譬如之前陳作家,唉,現在全網都知道陳先生的腰不好啊,無良醫院還把黑鍋扣在我們頭上!掛羊頭賣狗肉!”

下面也是鬨堂大笑。

哎呀,喜劇的核心不也是悲劇。

我們太慘了。

冤啊。

我們老是被欺負被黑被誤解啊。

這世界還能不能好了。

不知道了。

“高等院校是人才的搖籃,這是公認的吧。”

衛仁說道。

望了一圈他們。

“我也很擔憂諸君日後有幾個能夠成為純中醫的?”

“學西醫、學外語……唉,這是我們該乾的事情嗎。”

“有幾個能夠讀懂《黃帝內經》、《傷寒論》這些呢?藥性賦、湯頭歌訣會背誦嗎?最基礎的望聞問切瞭解多少了?”

“……”

“最後講的是醫德吧,既然學的是醫學,哪怕以後轉了其他的行業,對別人好一點,好好做人。”

“我所熟知的大醫們都是善良之人啊,品行高階,都是值得敬佩的。”

“醫德不好!人品不好,醫術根本上不去。誠者天之道也。”

越聽越是覺得太難了。

我對自己的未來一片茫然。

對行業充滿迷惑了啊。

【看了這個滿心悲涼啊,許久才能釋懷。我們這些中醫藥大學的學生,主動把自己培養成純中醫,就應該敢於自己去獨立診所,下基層鍛鍊。無論外界的政策變不變,變好變壞,我們的思想不能屈服,純中醫的未來是有希望的。】

【不為明相,便為名醫!】

【我對我們行業充滿信心,對自己的未來一片茫然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