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雲飛一家人回到家中,爸爸把新衣服送給了奶奶,雲飛教妹妹如何申請扣扣,又幫妹妹下載了一些常用的軟體。雲飛的妹妹云云一臉崇拜的表情看著雲飛,哥哥真厲害,還會下軟體。

手機基本上設定好了,雲飛把手機給云云,就回房間看書了,他把老爸給的4000元放在了抽屜,他暫時先不用這筆錢,過段時間諾基亞的8800上市,這部手機偏商務,同時,也是目前最奢侈的手機。定價8800元,不論是學生黨還是上班族,絕對是大神級別的存在。

雖然諾基亞8800普通版無論是在硬體配置,還是功能上的表現,都不是非常亮眼,但是該機的精緻做工加上其市場定位令該機成為一種身份的象徵,其價值已經超過機身功能配置。

云云則拿著手機,一直在那擺弄著,一會拍拍照片,一會又給自己家的小狗錄影,看著扣扣,不知道怎麼用,反正先放著,以後慢慢學。現在她的同學還都沒有扣扣,因為大家普遍都沒上過網。

現在的網路已經比以前好多了,以前上網速度又慢,費用也高,想裝網路,至少要有一定的家庭背景才行。隨著科技進步,通訊業的發展,網際網路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這是的馬老師已經創立了淘寶貝,將網際網路電子商務做大做強。現在大家還不知道,一個大學生嘴裡的玩笑話,11.11光棍節將成為淘寶貝天豬一年一度的購物狂歡節。

雲飛想著後面的一些事情,有些已經模糊了,雖然,他想過要投資,可現在的情況,錢取不出來,自己又得學習,空有一身本領,施展不開。還是現在自己擅長的學習領域,先發揮一下,如果考進海城,全國一流的大都市,對自己的投資來說,無疑會更加順暢。想到這裡,雲飛埋著頭,他要把知識都消化掉,與課本做朋友。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苗苗回到家中,想著云云說的那句話,搞物件。苗苗抱著“雲飛”,一個勁的親著。云云打算過完年就幫雲飛錄歌,明天就是春節了,稍微休息一下,晚上回老家去。三首歌一百萬,其實,數目也不小了,很多詞曲作者,在沒有成名前,可能一首歌也就賣個幾千塊錢而已。像雲飛這樣運氣好的人,少見。

如果雲飛選擇出道,也並不一定能迅速成名。一個成功的明星,需要許多條件,時間上來說,現在國內的娛樂業還沒到達巔峰,現在流行的大多是港臺的,其次,雲飛雖然看著還行,但是和那些偶像明星比較的話,還是有不少差距。最主要的還是要有資源在背後推動。周杰倫之所以這麼火,是吳宗憲在背後推動。阿杜火,也是因為資本的運作。一個學生,要長相沒長相,要故事沒故事,雖然可以像求佛一樣出一首歌吃老本,可畢竟和自己重生的初衷有背馳。雲飛從來都沒有想過自己要做明星,對於明星的一些行為也嗤之以鼻。

苗苗也在想著,能夠幫到雲飛,早點成為云云的嫂子。已經有了夫妻之實,夫妻之名不是早晚的麼?可苗苗不知道,還有一種人,有名無分,科學界與社會學界將這一類人統稱為小三。

雲飛看書看的累了,想出去偷偷氣,一摸口袋,手機沒在,翻了一下抽屜,找到了。

不對,我得把本子重新收好了,上次差點讓苗苗發現,如果讓媽媽發現,或者媽媽發現了給爸爸看,那這事就不好說了,媽媽沒事就愛收拾家裡,遲早會收拾到雲飛的床單和床墊。

雲飛想來想去,找了一個鐵盒子,裝餅乾用的。把日記本用塑膠帶套上,又把餅乾盒蓋好,裝進了抽屜裡,抽屜的鑰匙,放在書桌的下面,用膠帶貼在了書桌底。四張開也分別藏在了四本書裡,都挖好了一個方形的框,卡放在裡面,不會掉下來,當然,還是貼上膠布,不會掉下來的同時,從外表看是看不出異樣的。四本書也整齊的放在了抽屜裡,和日記本放在一起,如果丟,那可是就是一鍋端了。

不過,這樣的情況不會出現,誰會去偷一個學生的房間。偷書嗎?

還不如偷點雞鴨鵝,偷條狗了。

雲飛正準備開機,媽媽敲門了。

門沒鎖,俺媽。雲飛說著就把手機收起來,差點就被發現了,解釋都不好解釋。

雲飛,你要不去幫你爺爺寫春聯去啊?

雲飛點點頭,好的,我現在就去。給爺爺搭把手。

雲飛手機還沒開機了,他不知道李慧買了手機,也不知道李慧看到了讓她誤會的事情,更不知道李慧提出分手。現在的雲飛還沉浸在快樂中,24萬的快樂,改善家庭的快樂,以及一百萬的快樂,還有來自愛情的幸福,以及未來發財時的滿足感。

爺爺除了喜歡音樂,就是寫字了,村裡許多人家都會找爺爺寫春聯,爺爺也歡迎,對方往往拿上一卷紅紙,塞上一包7塊錢的煙,老百姓可抽不得好煙,華子只是老闆的專利,偶爾有小青年在過年的時候抽華子,也就想裝個逼,打了一年工,回家半個月,裝逼也是必須的,做什麼最裝逼,無非就是玩手機,抽華子。

雲飛幫爺爺裁紅紙,裁好的紅紙,用石板壓好,裁紙也是一門手藝活,裁直線不是問題,寬度要適中,所以,這也考驗一個人的記性,誰的大門多寬,裁多寬的對聯才合適,這也就雲飛的爺爺能記住,他教雲飛算好了尺寸,這是雲飛家的,這是雲山家的(雲山是雲飛的堂弟),這是雲水家的(雲飛小叔家的堂妹)。

寫好了春聯,三十那天貼春聯,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有些地方是春節當天貼春聯,有些地方則是大年三十,地區不同,習俗不聽,所以,中國有句古話,叫入鄉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