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抱有測試對方實力的目的,但黃華生卻沒有任何留手的意思,直接使用全力對決。要知道這一次任務是無需要活捉對手的,也就是說可以當場擊斃。

如果對方實力不如自己地階初期的實力,被擊斃也沒什麼,還更省事。而如果對方如自己旗鼓相當,甚至是更強,全力出手更是可以讓對方最快暴露出實力。

太快了,與黃華生同組的國安局成員李秋在旁邊觀看兩人的戰鬥,伺機偷襲敵人。只是兩人交手的速度太快了,肉眼都難以看清他們的動作,更別說去幫忙對付敵人了。

李秋並不是第一次和黃華生作戰,自然知道黃華生並沒有保留實力。在黃華生全力出擊的情況下,敵人竟然還能與黃華生平分秋色,這就代表著眼前這個敵人可是地階初期的武者。別看玄階中期和地階初期只差了兩個等級,但實力相差可是天淵之別。

無法插手兩人之間的戰鬥,李秋得出來結論。於是,他觀看另外兩邊的戰鬥,一邊是二對一,一邊是三對一,目前戰況都是勢均力敵。

除了黃華生外,其餘六個國安局成員的實力都是介乎於玄階初期和玄階中期之間,而這兩名敵人能在以少對多的情況下,竟然能不落下風,李秋推測另外兩人的實力起碼是玄階中期的佼佼者,甚至是玄階後期的武者。

自己沒有參戰,三處戰鬥都勢均力敵,也就是說如果自己加入其中一處戰鬥,戰鬥平衡將會被打破,戰鬥的天枰將會向己方傾斜。這一次參戰的國安局成員都是精英,如果隊長下達命令,他們會無條件服從;如果隊長疲於戰鬥,無暇下達命令,那麼他們就會根據實際情況獨立行動。

李秋已經有了決定,他必須要轉移戰場,地階級別的戰鬥他無法插手,但不代表玄階中期,玄階後期級別的戰鬥他沒法插手。二打一,三打一,兩處戰場,李秋奔向了三打一的戰場。如果是為了幫隊友分擔負擔,他會選擇二打一的戰場,而現在為了迅速取得戰鬥的勝利,李秋毫不猶豫地選擇三打一的戰場,然後將戰鬥演變為四打一,以最快的速度滅殺敵人,然後同時加入二打一的戰場。滅殺完兩個敵人後,他們就可以趁隊長與對方首領糾纏之際,解決看守普通百姓的武者,解放被劫持人群,

這就是李秋的計劃。

五分鐘,說來很多,但同樣很長。沒有停歇,黃華生與地階中期武者持續戰鬥了五分鐘後,終於拉開距離,暫時休戰,調整呼吸,調整紊亂的氣息。

全力戰鬥,代表著已極大的功率消耗著自身的能量,這五分鐘的時間,比起平時非戰鬥狀態下整整一天消耗的能量還要多,哪怕黃華生是地階初期武者,也需要稍微歇息調整狀態。

敵人絕對是地階初級的武者,黃華生下了判斷。如果敵人是地階中期或者以上,這五分鐘的長時間戰鬥,自己早已落入下風,甚至是敗下陣來。

敵人不是地階初級武者的可能性是有的,那就是敵人藏拙了。但藏拙,那可能嗎?以對方殺害十數名警員的兇殘性格,無論對方抱有什麼目的,自己和警員一樣,都是阻礙他實現目的的人,對方對待自己應該和對待警員一樣,殺之而後快。而現在戰鬥已經足足有五分鐘了,如果對方修為比自己強,早就開始展現實力了。

所以,黃華生深信對方是和自己同階的武者。

十數秒的調整時間,黃華生停止了喘息,準備進行第二回合的交手。剛剛第一回合持續五分鐘的交手,黃華生已經明白,拳腳功夫是無法取勝的,想要打敗對方,必須要使用武技。

武技,對於武者來說,是必殺技,也是雙刃劍,這情況在同階的戰鬥中尤為明顯。如果說全力戰鬥是百分百功率消耗,那麼武技就是百分之五百,甚至是百分之一千的功率消耗,對體力消耗十分之巨大。

沒有百分百命中率的武技,所以地階以上的武者雖然能夠使用武技,但在戰鬥初期一般都不會使用武技,而是用普通的招式,透過這些招式摸清對方的動作,招式規律,尋求突破點使用武技決勝負。因為武技一旦沒有命中,真氣消耗過多,對後續戰鬥或多或少都會有有影響,比如動作會變得遲緩。如果你和敵人實力相等,你使用了武技沒有命中敵人,而敵人沒有使用武技,那麼在後續的戰鬥你將會處於劣勢,原本可以閃避的招式,因為動作變緩慢而無法躲閃,從而被擊中而受傷。

黃華生率先衝向地階中期武者,同時打起十二分精神,因為自己打算使用武技制勝,敵人同樣也有可能使用武技。

“流星拳。”黃華生找到破綻立馬用出武技。

所謂流星拳,就是將真氣彙集於雙拳,突破身體的極限,以數倍速度打出拳擊,因出拳與收拳十分迅速,以至於會留下殘影,彷彿是多雙拳頭在打擊一般,就像流星雨一樣。

根據每個人武技的熟練程度,揮拳的速度也有不同,黃華生能夠以五倍速度揮拳,也就是十個拳頭同時轟向地階中期武者。一個人兩個拳頭,十個拳頭並不是只有兩個拳頭有攻擊力,其餘八個拳頭只是幻象,這十個拳頭全部都是擁有百分之三百的攻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