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楊源看來,第三條資訊最具有誘導意味,乍一看起來可以鬼化和是人是可以劃等號的。

然而他並不清楚鬼化這條特性到底指展現靈異能力,還是部分展現靈異能力才算。

假如第三條中蘊含的陷阱就是關觀其實是鬼,只不過可以鬼化但沒有鬼化,其他三條正好都可以排除掉。

如此一來,答案似乎很明顯,關觀是鬼,並不信任自己,也沒打算犧牲自己,而是抱有特殊目的!

娃娃告訴自己的,到底是不是真的?楊源陷入了懷疑。

得出這樣的推斷的後果不用多說,他相信在最後一個小時到來之際,娃娃一定會給出最後的離開條件,這個條件很可能就和對方身份的判定有關。

但娃娃說的話真的可信嗎?從之前娃娃幾度干預遊戲就可以得知,遊戲過程實際上都在娃娃的掌控力,即便他不能控制所有的環節,也可以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干預。

這些資訊,本身就有可能是娃娃誘導的陷阱,一旦判斷錯誤,後果就將會是災難性的。

遊戲快進行到了尾聲,到現在楊源看明白了,想在前面幾個環節逃脫裝置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遊戲設定上就不存在提前離開這一選項,除非他一開始就按下釋放鬼物寄生體的按鈕。

只要兩人不完全確定對方是鬼物,紅色按鈕被按下的機率實際上不高,那麼遊戲環節被拖到最後時刻就是可以預料的事。

第一個小時內,娃娃也知道不可能讓兩人失去信任,所以純粹是過度時間。

第二個小時,紙條以及黑色按鈕的出現,讓娃娃在兩人的信任中埋下了一絲裂痕。

第三個小時,關觀沒有坦白的行為,以及黑色按鈕解除武裝的舉動,徹底摧垮了信任,兩人間猜疑增多。

第四個小時,也就是現在,真假資訊的判斷,加上

(本章未完,請翻頁)

關觀之前種種的行為,似乎真的可以判定關觀是鬼!

楊源也想過,娃娃既然塞給關觀紙條,無論關觀怎麼想,這一行為似乎就說明了關觀應該是人,所以娃娃才會採用這種埋釘子的手段。

不過楊源也懷疑,這很可能是做給自己看得一齣戲,說不定是兩人故意做的局,誘導他相信關觀是人。

但哪裡不對呢?楊源不安地稍稍活動了下痠痛的腰,長時間固定的坐姿令他痠痛難忍。

仔細回顧下四條資訊,楊源看不出什麼問題來,如果只有一條資訊是真的必然是蘊含陷阱的第三條,其餘的假的都很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