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外敵來犯(第1/2頁)
章節報錯
本該是新婚燕爾之時,按照正常情況來說,蕭戰本該跟他的妻子利貞公主,在這新婚的氣氛當中,如膠似漆的纏綿著。
可是如今的蕭戰即是魏國的統兵大將軍,也是魏國的駙馬爺,魏國可以說也是他現在真正意義上的家。
因此蕭戰肩上的責任和使命卻不給他這個享受新婚之換的機會。
早早地大殿外掛的大鐘便被人急促的敲響,文武百官也都急匆匆的往朝內趕去。
按道理殿外的大鐘是不發生戰亂或者是其他特大突發事件時不會被敲響的。
見此情形駙馬宮內的侍從只好將這位駙馬爺從夢中叫醒,匆忙向朝堂趕去。
在前往朝堂的路上,蕭戰看到宮中各個地方都加強了守衛。
負責部署的將士們各個形色匆忙,李天佐也是全副武裝,總之整個宮內被一股緊張的氣氛籠罩著。
見此情形,目前還毫不知情的蕭戰則來到李天佐的面前問到“李將軍,發生什麼事了,為何今早宮中如此緊張。”
李天佐看了看這位剛娶了公主並風光無限的駙馬爺,眼神中有些許失落與憎恨的說“今天一早收到訊息,有外敵來犯,現在必須對宮內嚴密佈放,大王正在召集文武大臣共商抗敵之事呢。”
聽完李天佐的回答後,蕭戰和李天佐一起向朝中趕去。
來到殿內,文武大臣均已列站在了自己的朝位當中。
魏王見人已全部到齊,便也坐在了王座上。
起先魏王先是讓左丞相李通通告軍情。
李通拿著密探送來的敵情向眾大臣們宣讀到“恆武三年二月,我國西南邊的高麗國,受秦國指示,欲想來犯我大魏,昨夜已集結百萬人馬,向原趙國境內趕來,企圖從原趙國的領地撕開口子後長驅直入,直逼我大魏國......。”
蕭戰聽後,心想秦國肯定是與這些番外蠻夷之國達成協議,在秦國的支援下,想必其他國家業會受到突厥、匈奴、犬絨、達曼等國的騷擾和侵襲。
待李通將所有情況宣讀完畢後,魏王開口說到“當初我大魏在趙國無故挑起禍端後,被逼無奈才消滅趙國,目前原趙國的領土在我國的治理下,人口劇增,資源豐富,再從戰略上來說,也是我大魏抵禦其他蠻夷之國的有利屏障,為此絕對不能拱手他人。”
接著右丞相進言道“目前天下局勢緊張,後面的事情都不可預知,為此當前的當務之急就是攘外保內,滅趙之時駙馬一馬當先,對哪裡的地形以及各個方面都比較瞭解,微臣建議要求駙馬再度領兵出征,對抗高麗國。”
魏王聞聽後,看了看剛結婚的蕭戰,又向眾人問到“各位愛卿,可否有其他策略?”
眾大臣們一致主戰,他們和右丞相趙子義一樣,認為蕭將軍領兵有方,年輕有為,肯定能驅逐外敵。
而這時蕭戰一旁的李天佐的臉色卻表現的有些難堪。
因為在蕭戰沒來之前,李天佐原本是魏國最為出色的將軍,加之他一直對利貞心懷愛意,本想著自己為魏國再出生入死幾年,便可名利雙手,抱得美人歸,況且還有自己的叔叔左丞相李通的扶持。
可是誰料想,蕭戰的到來,徹底的改變了他的想法,他認為蕭戰奪走了自己的一切。
李通看出了李天佐的想法,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自蕭戰來到魏國以後,就很少有李天佐露臉的機會了。
為了讓自己的侄子能打一場翻身仗,重新讓魏王賞識,於是李通便向魏王說到“大王,剛才趙丞相說了,面對當下局勢我們既要攘外,也要保內,承蒙天佑我大魏有蕭將軍和李將軍兩位大將,依臣看,蕭將軍剛和公主成婚,索性留在宮內,確保國內穩定,李將軍也曾身經百戰,帶兵出征也未嘗不可。”
魏王聽後,思索了一會兒,也覺得將剛結婚的蕭戰派去前線不太合適,最主要的是他沒辦法給他的寶貝女兒利貞公主交代,就採納了李通的建議。
於是當場封李天佐為徵高大將軍,讓蕭戰點兵70萬交由李天佐率領,前往原趙地抵禦高麗來犯。
魏王命令一下後,李通和李天佐相互對視了一下,李天佐趕忙上前謝恩。
而還未經朝堂黑暗的蕭戰單純的以為是李通心疼自己才如此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