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夜襲趙營(第1/2頁)
章節報錯
戰爭的主要目的是侵略,是武力征服,在戰爭中最為痛苦的和影響最嚴重的並不是戰敗國的統治階級,而是生活在這個國家的人民群眾。
魏國深知戰爭帶給人民的痛苦,因此常年未向任何國發起國戰爭。
可是我不惹人,不代表人不惹我,就這樣處處謙和忍讓的魏國,竟然被可惡的魏國,短短數月內,搞得民不聊生。
自雄雞關戰敗後,趙國的軍隊一路奪城掠地,侵佔了魏國大部分城池,同時直接逼向魏國都城平陽城。
眼見大軍壓境,平陽城隨時都可能失守,為了最後能夠保護一次國家僅有的子民,魏王決定讓全部百姓進城,勢必與全城百姓共存亡。
恰好蕭戰也在魏王的壯舉的感召之下,隨著難民一起進入了平陽城中的庇護所。
待城外再無百姓時,魏王來到了庇護所,慷慨激昂的對自己的子名說“孤王,有負於舉國上下萬千子民對孤王的信任,孤王在此保證,勢必與魏國共存亡,與大傢伙共存亡。”
說完便準備穿起盔甲,親摔將士出城迎戰,而正當此時,一個頭戴紅纓盔,身穿鎖子黃金甲,手持方天畫戟、足蹬虎頭靴的白袍少年赫然立於人群之中,開口說“大王,放心,有我在,我定保你大魏太平,保城中百姓無恙。”
眾人見此少年,仿若天神下凡的模樣,在這生死存亡之間,彷彿看到了一絲絲的希望。
同時魏王看著這氣質非凡,自己曾想為己所用的少年,在這危難關頭說出這句振奮人心的話後,感動不已,立即向少年單膝跪地,以表感謝。
沒錯,這少年正是我們的主人公,公主的心上人蕭戰。
蕭戰看到魏王行如此大禮,趕忙上前扶起欲將跪下的魏王扶起,並深情的看了看站在魏王身後的利貞,兩人似乎的眼神中充滿了對彼此的想念以及對打敗趙國的信心。
臨陣拜將,魏王當場下令讓封蕭戰為救國大將軍,率領魏國殘餘部隊迎擊趙國的進攻。
當然戰爭靠的不單單是武力,更多的是智慧,蕭戰本身就有一定的戰爭知識加上在師父的調教下,更是能夠做到用兵如神。
蕭戰的出現讓魏王在安撫難民的時候收穫了很不錯的效果,待民眾安撫之後,魏王和蕭戰一起來到了王宮,共同研究反擊事宜。
蕭戰從戰爭打響那天開始,便時刻關注著戰爭的一切動向,所以還沒等魏王向他做具體介紹,他便指著牆上的地圖,對前前後後的戰敗原因進行了一通分析。
對於蕭戰的分析,魏王可謂是讚口不絕,他對蕭戰更加的信任了,覺得蕭戰就是老天爺給魏國的救星。
這時魏王開口問蕭戰說“那接下來我們該做這樣的策略呢?”
蕭戰說“趙軍還剩下昌隆一道城關便可抵達平陽,直搗王宮,為此,昌都是我們的最後一道防線,所以守住昌隆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魏王很贊成蕭戰的說法,點點表示認可。
這時蕭戰又說“但是目前昌隆守軍士氣不振,軍心不穩,我們必須提升將士們計程車氣。”
魏王問“那士氣又如何提升。”
蕭戰看了看魏王說“如果大王信的過在下的,能否將您的‘幻影’借我一用,我們連夜啟程,給趙軍制造點心理壓力。”
魏王驚訝的看了看蕭戰,心理疑惑的問“幻影,你是怎麼知道的,那可是孤王用心血培養出的18個寶貝啊。”
蕭戰怎麼會不知道呢,和公主一起那麼長時間,再加上上回也交過手和其中四人。
蕭戰笑著對魏王說“那麼厲害的部隊,殺人於無形,速度也快的驚人,正是這次擊敗趙軍的最好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