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七不奪,五不準,綠林從來無道義(第2/4頁)
章節報錯
以前有刀有槍有人,就能上山落草,扯起大旗,做刀口舔血的無本生意。
現在嘛,多少要掂量輕重,想清楚自己有幾顆腦袋,夠不夠砍頭。
“手段再高明,遲早也是飲馬川的階下之囚。幾萬人馬困住頭關,他還能插上翅膀跑了?”
竇文仍不在意,心思顯然沒放在這上面。
看到三弟如此不爭氣,竇武頓時興致索然,有些無奈。
暗自責怪老父親從前過分寵溺小兒子,這才養出一身紈絝的習氣。
不同於登雲嶺、平天寨這種被世道迫害,無奈做匪造反的起家經歷。
飲馬川準確來說,其實不算響馬,而是地方豪強。
竇家世代紮根於南漳縣,祖上有過四品高官。
後來連著出了幾個有功名在身的舉人、秀才,在鄉野間的聲望極大。
加之幾十年開枝散葉,形成龐大的宗親,連縣令和郡守都要給幾分面子。
幾年前,因其趁著旱澇頻發的天災時節,囤積大量糧食,抬高物價。
惹得當時的刺史大人很不高興,發話要治罪竇家。
出外闖蕩歸來的竇家大郎得知訊息,索性召集莊戶公然對抗官兵。
之後更糾結了一幫彪悍兇惡的江湖人士,裹挾鄉勇流民,自個兒佔山為王。
竇武跟隨大哥混跡於綠林道,摸爬滾打,見過生死,知道江湖的險惡之處。
可家中排行最小的三弟竇文,自幼卻是錦衣玉食,不曾吃過半點苦頭。
尤其在飲馬川不斷壯大,成為北地一塊響噹噹的豪強招牌後。
竇文行事更無忌憚,越發驕橫起來。
甚至跟楊元建稱兄道弟,結交了不少只懂吃喝玩樂的狐朋狗友。
竇武也想好生管教,免得以後惹了不該惹的強人,丟掉性命。
可三弟仗著老父親心疼,向來不把他放在眼裡,唯獨懼怕大哥多一些。
“方猛死在頭關,金不患不知道被誰擊殺於尾關……我看楊元建沒說實話,他二弟身邊絕對有高手。”
竇武手指敲動了幾下,發話道:
“讓成忠、徐義晚上佯攻幾次,看能不能把那人引出來,另外……你去守住尾關,免得那幫官兵和咱們兄弟起了衝突。”
他要坐鎮後方排程兵馬,一時走不開。
大哥前去接應楊元建,只得把這樁差事交給竇文去辦。
“得嘞,明天必定擒下楊二郎,看他有什麼三頭六臂。”
頭戴銀抹額的竇家三公子點頭笑道。
“你別冒進。頭關有個神箭手厲害得很,方猛就是死在他手裡,有什麼事讓底下人去做,絕不要親自上陣。”
竇武嚴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