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燕閥這樣的豪族,家中都會自設私學。

而且請的都是享譽一地,極有名氣的大儒做老師。

比之縣衙郡城所辦的官學,實力更為雄厚。

所以,有許多家道中落,沾親帶故的偏房、旁支子弟。

他們往往會託人找門路,想方設法進到燕閥的私塾學堂。

一方面是拜在大儒門下,日後進入仕途有老師舉薦,能少走彎路。

另一方面同窗皆為豪族門閥的嫡系子嗣,若能結交到幾個朋友。

就算沒有讀出功名,也可以給人做個幕僚客卿,不失為一條出路。

正因為這一層原因,坐落在麓山的私塾學堂。

長房、二房的子弟其實不多,攏共只有二三十人,其餘都來自偏房旁支。

陸沉帶著燕如玉,乘坐馬車出了燕閥,繞過名震華榮府的拙心園,往麓山而去。

此時正值炎夏,有許多士子文人結伴而行,踏青避暑。

當然,眾人都知道麓山乃是燕閥學堂所在之地,不敢有所打擾,只去那些林間小道遊玩。

“學堂近日沒什麼人吧?族中子弟都去參加九州擂,哪裡有空唸書。”

陸沉跳下馬車,然後接著燕如玉,兩人沿著長著青苔的石板路往前走。

“偏房旁支的學生總要上課,練武太耗費銀錢,尋常人哪裡能支撐起。”

小丫頭掰著手指頭算道:

“不算雞鴨魚肉每日飯食,真哥哥你這段日子的花銷,起碼有四五百兩銀子了。一支老參就要一百五十兩,還有壯骨丸、開竅丹,都是名貴藥材研磨鍊制,一瓶至少三十兩,貴著呢。”

陸沉心下感慨。

燕閥之中長房待遇好些,例錢應該能有二三兩。

而他這樣的二房嫡系,也就發個幾百文買買筆墨紙硯。

“難怪燕平川、燕平陽他們心甘情願,跟在燕平昭屁股後頭當小弟。”

“這偌大的燕閥,不攀上點關係,撐死了混個溫飽。”

陸沉想到,燕平昭那個傢伙每個月花銷還在自己之上,只是強筋壯骨這一項,估摸著就撒出了上千兩銀子。

如此之大的貧富差距,不禁讓陸沉拳頭硬了。

必須再找個機會,狠狠地給燕平昭打上一頓!

“那兩支老參用得差不多了,不知道長房什麼時候再拿點過來。”

陸沉現在的身子,就是一個無底洞。

尋常人剛開始練武,最多把拳、掌、腿練到精通。

貪多嚼不爛,再加幾門就容易分散精力,拖慢進度。

可陸沉只恨學得太快,武功太少。

拳、掌、身法、內功、暗器,都給自己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