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若也趕緊撫著皇上的胸口道,“皇上,保重龍體。”

“朕說過的話,你當沒聽見是不是?那個逆子,還要讓他回來,還要處理朝政?朕告訴你,只要朕還活著一天,朕就不會讓他出來。”

“皇上臣妾”

“皇后,這些日子,你也累了,也糊塗了,就好好的在坤寧宮待著吧。”

“皇上”

“明荷,還不將你的主子帶下去?”

“是,皇上。”明荷走道皇后身邊,說道,“皇后,咱們還是先回去吧?”

皇后看了看皇上,只好任由明荷將她扶走了。

“皇上,臣妾扶你去床上躺著吧。”

“嗯。”

蕭若扶著皇上進去的時候,我便命人將殿內打掃了一番。

隔日,在下朝之後,皇上便叫了姜辰和姜烜進了養心殿。蕭若的話倒是起了作用,他們倆開始幫著皇上處理奏摺。

一開始皇上還在那一直看著,有些不放心,可慢慢的在聽完幾次姜允和姜辰的見解之後,皇上也就放心了許多。蕭若便時常過來,拉著皇上去御花園散步,也監督著他按時吃藥。十幾日之後,皇上的病情看著好轉了許多。

這一日,皇上從御花園散步回來,便翻開了奏摺看了看,然後問道,“這份工部擬批建造大堤的二百萬兩銀兩的摺子,是你們誰批閱的?”

姜辰和姜烜分坐在兩邊,一人一桌一椅。當聽到皇上問話的時候,姜辰也姜烜都擱下了筆,姜辰起身走到了皇上跟前,回道,“回父皇,那份奏摺是兒臣批閱的。”

皇上看了看道,“朕瞧著,你沒有批。”

“回父皇,兒臣沒有批。”

“朕想知道緣由。”

姜辰便道,“兒臣查過這個大堤,其實八年前就已經修過,只不過因為三年前大水,讓這大堤受損。但兒臣觀這兩年的水位,都沒有達到危險的水位,所以兒臣覺得這個大堤依舊可以用。而且兒臣也查過,這些年國庫並不充盈,因為這幾年來百姓的收成不好,父皇減免了賦稅,加上各項開支用度比較高。兒臣記得,前些日子,已經批覆了一批請銀兩的摺子,如此算來,今年的開銷用度已經超過往年,兒臣覺得不宜。”

“那些請銀兩的摺子,都是哪些摺子?”皇上問道。

姜辰回道,“有翻修宮中幾處宮殿請撥的銀兩二百萬兩,有修建皇陵需要請撥的銀兩三百萬兩,當然軍餉那些更是高,兒臣也沒有細算。”

皇上聽後不動神色,轉而看向姜烜,“老九,你的意思呢?”

姜烜聽到皇上問他,也站了出來,回道,“回父皇,兒臣覺得,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大堤乃是民生大計,而社稷之計在於民。雖然六哥的話說得有理,可誰也不能保證水位是否會再漲。若是再像當初那般,便損失慘重,我大晉需要幾年才能緩和。”

皇上又道,“那依你的意思,這銀子應該撥。可老六卻說,國庫空虛,已經超支,要如何?”

姜烜回道,“依兒臣之見,可將翻修皇陵,或翻修宮殿的銀子作為修建大堤所用。”

姜辰道,“皇陵乃是我們姜家的列祖列宗,去年因為要節流,便將此事擱下,今年若是還要擱下,恐怕”

姜烜道,“那就將修建宮殿的費用用於修建大堤,兒臣覺得,皇宮內殿宇眾多,若是遲一些也不為過。而且不必大動干戈的大面積翻修,可分成許多次來翻修,如此一來,便能減少壓力。兒臣聽聞,今年江南那邊的水位較往年的這個時候高了一些,防範於未然,兒臣覺得這些錢該撥。”

皇上又看向姜辰,道,“老六,你可還有別的意見?”

姜辰微微垂眼,然後道,“是兒臣考慮不周,兒臣覺得九弟一言十分有理。”

皇上便道,“好,那就依老九所言。”

姜辰和姜烜一同退了出去,皇上便看了看這些奏摺,道,“老六雖然做事沉穩,可是太多謹慎,倒是老九做事,思慮周全。蕭志”

“奴才在!”

“以後凡是六皇子批得奏摺,你就放好讓朕再過目一遍。若是老九批得,朕就不必看了!”

“嗻!”

皇上此言,讓我感覺很開心。姜烜已經越來越得到皇上的肯定了。可由此一來,姜辰和姜曄那裡,勢必會有所行動!只是不知,他們又會做出什麼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