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〇章 歷史轉折(第2/3頁)
章節報錯
正如夏侯炎之前所預想的那樣,領民們對於“是否要出兵支援東境”這件事,果然意見極其不統一:幾乎每個舉手發言的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觀點,有說要立刻出兵千里馳援東境的,有說東境戰局與霜楓嶺無關不如見死不救的,還有說要派人再探再報看看情況再做計較的。
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這場人類帝國和光榮聯邦之間愈演愈烈的大陸戰爭,本來就是牽扯幾乎每一個海文人命運的宏大悲喜劇,至於霜楓嶺是否要參與到戰局之中,當然也會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又豈是輕易能夠得出統一結論的?
更何況東境遠在千山之外,如果霜楓嶺真要派兵支援,那可就是伊戈爾開拓軍第一次邁出裂魂之地涉足異域——在荒原上打遍天下無敵手的伊戈爾家族,又能否真在遙遠殘酷的東方戰線討得好去?
如果真要打,後勤怎麼辦?兵員怎麼辦?戰術怎麼辦?此戰的得失又怎麼辦?
如果不去打,東境怎麼辦?帝國怎麼辦?人類怎麼辦?伊戈爾家族身為帝國領主的責任與義務又怎麼辦?
一時間,文森特宮人聲鼎沸,你方唱罷我登場,要不是考辛斯騎士長拄著佩劍鎮場子,眾說紛紜的領民們簡直就要把這座領主大殿變成菜市場了。
而具有最高決策權的領主大人,卻偏偏一言不發,只是高坐在霜楓嶺公爵的鋼鐵寶座上,冷眼旁觀一片唇槍舌劍。
讓夏侯炎感到格外有趣的是,此前卡里姆·洛奇在那份《伊戈爾公爵領內務調查報告》提到的民意派系分歧,恰恰在這場大殿論爭中體現了出來:
對於帝國中央政權歸屬感較強的荒原派成員們,雖然大多數主張按兵不動、觀察東境戰況發展再作決策,但也有一部分人提出要少量派兵、前往帝國東境支援作戰——
荒原派的邏輯很簡單:伊戈爾家族之所以能夠在荒原建立統治,其實還要依賴於帝國穩定的統治秩序;
荒原派認為,如果霜楓嶺在帝國東方戰局危急的情況下見死不救,無疑會損傷伊戈爾家族作為帝國冊封領主,在裂魂之地一帶的統治合法性:
畢竟戰爭年代,每個帝國領主都有在皇帝陛下的命令和友邦領主的請求下,派兵參戰的法理義務。
不過嘛,即便是最最激進的荒原派成員,建議的也只是“派出少量兵力”支援東境,而非讓伊戈爾開拓軍傾巢出動:
荒原派成員們也不傻,都覺得咱霜楓嶺最多派點人手去東境裝模作樣算是履行義務就行了——難道還真拿出老婆本棺材本戶口本、大老遠地跑到人家的地盤上拼死血戰?
荒原兒女的寶貴性命,又他媽不是路邊撿來的!
不過比起老成持重的荒原派,年輕少壯的中原派成員們,就顯得狂野多了。
一個常年跟隨肖恩·蒙巴頓組織軍務、肉眼可見支援中原派主張的年輕參謀,直接就舉手起立、向領主大人大聲指出,這次“人類獸人第六次戰爭”,純粹就是帝國和聯邦兩夥王八蛋之間展開的無聊爭霸賽!
年輕參謀說了,咱們霜楓嶺人吃的是貓心河的水,種的是裂魂之地的土,霜楓嶺人可以為領主大人和伊戈爾家族拋頭顱灑熱血,但沒理由為了那群腦滿腸肥的帝國貴族跑去送命!
幫帝國人打仗,我們霜楓嶺能拿到什麼好處?當年帝國皇帝砍了文森特·伊戈爾大人、把我們放逐到裂魂之地和左岸市鎮的血仇還沒報呢!他們和獸人打仗,愛輸就輸,愛死就死,和我們有什麼關係!
總而言之:霜楓嶺就是不出兵!
一番陳詞慷慨激昂地說完,這位年輕參謀頓時在人群中激起了熱情響應(絕大多數來自於其他中原派成員),至於剛才提議派兵支援東境的荒原派們,則顯得臉色有些尷尬。
然而,正當大家以為,這位主張置身事外、“光榮孤立”的年輕參謀乃是徹頭徹尾的中原派激進分子時,現實卻無情地告訴所有人,丫居然只能算中原派裡的溫和派——
因為隨即就有一個開拓軍政委站起身,興致勃勃地提議,霜楓嶺應該趁著帝國忙於東方戰局、後方空虛,直接以派兵增援為名,渡過獅心河發兵北上,捅了巴西爾三世的腚眼子!
這個叛出舊主、背刺帝國的主意,實在是太尼瑪缺德、太尼瑪剽悍了!
目瞪口呆聽完了該政委主張的夏侯大官人,恍惚間又想起當初攻打巖溪城時、自己抄襲努爾哈赤桑的《七大恨》;
一時之間,他直為歷史的驚人相似而悵然若失。
然而,不等夏侯炎說什麼,身為中原派領袖的肖恩·蒙巴頓就搶先一步站出來,駁斥了自家小弟這個背刺帝國的餿主意。
畢竟,帝國軍校出身的肖恩,比起任何人都明白帝國正規軍的底蘊——別看現在帝國在東境連連吃虧,那也只是因為帝國的敵人乃是另外一位大陸巨人、光榮聯邦的獸人雄師罷了;
如果霜楓嶺真敢背叛人類,帝國但凡騰出手來,派出幾個師團收拾霜楓嶺這小貓兩三隻還是輕而易舉的——在裂魂之地上能戰無不勝、稱王稱霸,可不意味著如今的伊戈爾家族真有了逐鹿中原的本錢!
不過,肖恩·蒙巴頓前腳剛斥責了這位激進派政委的操之過急,後腳又沿著上一位年輕參謀的口風,向領主大人認真指出,目前霜楓嶺的確是暫不派兵、置身事外比較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