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花宴的三日後。

王稽下旨,稱戶部侍郎嫡女劉嫣溫婉賢淑、麗質天成,朕心甚悅之。特冊封為正三品修儀,賜字儷。

當日,劉鄺恭敬地送走了傳旨的太監後,就與女兒劉嫣關上了廳堂的門,秘密討論著什麼。

“嫣兒,你做的很好。”

“父親,女兒進宮後,怕是您要多多關注一下大哥的事情。”

劉鄺嘆了口氣,“你大哥他,哎,就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

可是,奈何他只有這一個嫡子。

“嫣兒,將來咱們劉府的榮耀盛衰可就指望著你了。”

“女兒自會用心竭力的。”

劉鄺拍了拍劉嫣的肩膀,一臉欣慰,“還有,為父知道你不甚喜歡你那庶弟劉譽,可是他即將成為駙馬,將來我劉家若有幸得了康榮公主的庇護,你日後在宮中也會更加如虎添翼的。”

劉嫣抿唇,“他那般無趣的性子也能得公主的青睞嗎?”

“這你就不懂了,沒看出來,譽兒性子雖然有些悶,但是相貌卻算是出眾。”

“這世上外貌上乘的郎君比比皆是,光是公主府裡的就不下十幾。”

劉鄺搖搖頭,意有所指地說:“嫣兒,你不覺得譽兒的舉止有些像誰嗎?”

“還能像誰,自幼他的言語行為不都在刻意模仿那個顧家的顧子辰......”

劉嫣頓住,美眸睜大,“父親,您是說,康榮公主心悅顧子辰?”

“作何這樣驚訝?”

“嫣兒是想不明白,若康榮公主心悅那顧子辰,為何不直接脆擼了他去當駙馬,做什麼還要便宜了劉譽去?”

“顧子辰是什麼人,哪是說擄就能擄的?”

“怎麼就不能了?他不就是個三品光祿大夫的兒子?而且,他父親已經辭官,現在他們顧府一無品階,二無靠山,還不是個任人搓扁肉捏的?”

劉鄺搖頭,“嫣兒啊,你還是年輕了些。有些事情不要只看表面,要仔細想想其中暗藏的玄機和利害關係。”

喝了口茶,他繼續說道:“那你來說說,這個顧小郎是為何會被譽為東起第一公子的?”

“還不就是他長得算是俊俏?”

“當真只是如此麼?”

“他......確實還文采斐然......”

劉鄺介面:“顧子辰雖是個剛滿二十的小郎君,卻有著極為難得的閒適沉穩風度。雖沒有品階,卻稱得上個蓋世之才。嫣兒,你也是知道的,這個顧子辰五歲便能熟背東啟刑事大小律令,七歲可幫助潯陽城縣令破案,九歲為洪害出謀劃策,十一歲更是編纂出了一套統籌方式,可將全國各縣城的人力、財力歸納統籌,再總結出合理分配的方法。”

“嫣兒啊,你說,這樣的曠世奇才,放在哪個國家不會被生供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