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場戰爭中,除了碳基生命之外,所有其他物種盡數滅絕,包括《山海經》中不曾記載的眾多蠻荒異種。

在這之後,黃帝率領人族與眾多天神達成了協議,大地歸屬人族,天界歸屬神族。

然而黃帝並不知道,這只是眾神的一步棋而已。

天神是不插手人族的事情,可是人皇伏羲卻被囚禁於西王母的天池之中。沒了人皇氣運鎮壓,大地上災禍恒生,眾多洪荒異種為禍世間。

人族之中先後出現了眾多英雄。

天空中十日臨空,大地一片焦炭,後裔伐建木,造震天弓,採北海玄冰鐵造射日箭,射殺三足金烏。

筋疲力盡之時,九鳳,相柳,孔雀又為禍人間,後裔射殺九鳳在之後,便力竭身亡。

然而天時混亂,最後一隻三足金烏並不會按照天地法則東昇西落,而是看心情來與不來,往往一覺不起,或者每天嬉戲玩耍。

大神夸父崛起,他來到東海,以大神通驅趕三足金烏,致使三足金烏不得不日升日落。

後有火神祝融與神水共工在大地上大戰,兩人在大地之上輾轉騰挪,縱橫萬里又萬里,最終兩人打到了不周山之下。

這一戰可不是什麼單挑,而是眾多大神共同對共工出手,以至於共工身死之際撞斷不周山,天傾西北,地陷東南。

為了讓人族得以延續,女媧耗盡心力在虛空之中找到了五彩神石,再用無上神力煉化五彩神石,用以補天。

天地義和趁勢崛起,佔領天界的同時開始征伐地界,他需要人族徹底臣服,他需要人族的香火,他還需要無盡的壽命與無盡的權利。

只是義和也沒想到,天地之間自有其規則,天馬將河圖洛書帶到了伏羲身邊,伏羲根據河圖洛書推演了先天六十四卦,後以六十四卦為本穩固天地,將人皇氣運留在了大地之上。

第二任人皇顓頊繼承了人皇氣運,在人界糾結大軍,與天帝義和大戰。

顓頊帝身負人皇氣運,又身在大地之上,掌握地利,人族數量又是天神的千萬倍之多,戰爭的結果不言而喻。

九條通天之路被打斷了八條,僅剩蓬萊仙島一條。

然而義和並不打算放棄,就在他想方設法再次糾結天神的時候,大神刑天獨自一人順著最後一條通天之路登上了天界。

那一場大戰打得天翻地覆,整個天界都被打碎了。

天帝義和雖然勝利,但是天神元氣大傷。然而這還沒有完,刑天雖然沒了頭顱,卻再次站了起來,無視所有攻擊術法,以干鏚將義和殺死。

直至此時,第一次眾神大戰徹底結束。

天界沒了住在,天皇氣運流散,西王母與東天新神共同掌管天界,並與顓頊帝簽訂天地契約,最終造就了天人相分的格局。

顓頊帝死後,世間卻依舊混亂。

洪水肆虐,異獸橫行。

大禹的父親在臨死之前將息壤交給大禹,大禹以息壤加上水堵不如疏的方法治理了水患,獲得人皇氣運之後,大禹又打造神鼎,封印天地間的神獸異獸。

大地之上終於重歸太平,人類得以休養生息。

只是大禹也沒想到,天神早已失去了與天地齊壽的能力,他們要依靠人族香火得以生存。於是在千百年後,封神大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