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皇子現在倒是很興奮,他是真沒有想到李化會辭官,在他看來李化這是真的頂不住了。

這簡直是峰迴路轉,前幾天他還憂愁著睿帝派人到渠縣私訪。現在李化主動要離開山南縣,這樣的好事可不是天天都有的。李化辭官,那他所有的擔心就煙消雲散了。

司馬賀立即想的就是讓誰去山南縣接替李化,這個人手可是太重要了。

他的人到了山南縣,那就是到了金窩,那製作坊的東西以後可就都是他的了。

司馬賀再次找到靖國公薛江,倆人稍作商議,就決定讓龐鴻上報吏部推薦薛守志去山南縣做縣令,這是看起來就理所應當的。

薛守志在渠縣做縣令,現在調到山南縣,品級沒有變化,而且渠縣就在山南縣旁邊,薛守志過去是最好的。

睿帝的桌案前有李化辭官的摺子,還有太子司馬哲的太子詹事要求打回李化辭官的上奏,原因是年輕的官員要為大秦操勞,這理由看起來冠冕堂皇。此外還有豫郡的龐鴻文的摺子是保奏薛守志去當山南縣的縣令。

讓睿帝不解的是,除了這三個奏摺,還有幾個京城御史的上奏,是提議由一個叫張銘的吏部主事去做縣令,而這個張銘和二皇子、禮親王的關係都還不錯。

渠縣那邊有了訊息,楊威的暗報說薛守志驅離了三江商行,並公開表示他與楚郡沒有往來。

熱鬧啊,真是熱鬧啊。睿帝心裡說道。

李化辭官就夠有意思的了,為了個李化的辭官,京城裡面各個方面的反應那就更有意思。

放下桌案上的這些奏摺,睿帝出了書房讓宦官帶路到後花園。他想透透氣,讓自己放鬆下,他覺得李化能主動辭官那可真是想不到的好事。

睿帝是願意李化辭官的,一個總是挑動京城不安的小縣令的能量有點大了,這可不是好事。

他可以給李化個太平翁的待遇,甚至還可以給李化個爵位,讓李化把製作

(本章未完,請翻頁)

坊的生意做好。這對他是有利的,大臣們掙到了銀子,那就會更效忠他這個帝王,因為他才是掌握李化生死大權的人,他只要李化能不斷的掙銀子就可以。

李化離開山南縣,選擇誰去做縣令就更好辦了,肯定不會選太子的人,同樣不會讓薛守志去。

睿帝要派一個他信得過的,這個人不能和太子、二皇子有過密的往來。他現在要盤算的就是這個。

在花園散步的睿帝讓身邊的宦官去傳喚肖文通到御書房,他需要內閣出面來解決。

在後花園的他又走了走,估摸著肖文通應該早都到了,這才返回去。

御書房中的肖文通站著候了好一會兒了,傳喚他過來的官宦沒有說睿帝叫他來做什麼,不過他猜測應該跟李化有關,現在京城裡面對山南縣的議論太多了,作為首輔的他怎麼能什麼都不知道。

見到睿帝進了書房,肖文通趕緊施禮。

“免了吧,閣老不必站著,坐下說話吧。”睿帝對肖文通招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