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大同商行的禮物
章節報錯
大同商行的武冬帶著車隊到了山南縣後,先是找個客棧住下,隨後他又在縣城裡轉了轉這才到縣衙裡面找了李化。對於大同商行帶來的糧食幾萬斤要在山南縣出售,李化對此沒有做出任何反應。山南縣山多地少,是需要不少糧食,但李化不願意把糧食的採購放到一個籃子裡。去楚郡的時候,他就打好了主意,和尉遲家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楚郡原來就是大秦的糧倉。
武冬看自己帶來的糧食沒有打動李化,就笑著說:“李縣令,大同商行還是有別的物品能送到山南縣的。”他沒有說是銷售,用了送到一詞。
“哦?掌櫃的有心了。”李化這才笑著看了看武冬說道:“山南縣山太多,野獸多,不知大同商行是否給鄉民發售些鐵器。”
“鋤頭、斧頭什麼的那是沒有問題的。”
“武老闆,鐵器生意的事,可以找齊縣丞去談,我這裡還有點東西,武老闆先看看。”李化從身後拿出紙張遞給了武冬。
“李縣令,這是貴縣製作的?”武冬看了手裡的紙張,有點不相信的說。
“是,而且我還安排了在城外修建五十畝地的造紙坊,武老闆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看。”
“有興趣,有興趣,就是這紙張的價格,還有大同商行是否可以入股?”武冬看到這紙張,都差點忘記了他這次來的目的了。作為禮親王在南陽的眼線,他同時還是大同商行的掌櫃的,不沒有錢,你能做什麼眼線,誰會白白給你幹活。這次來山南縣本來是代表禮親王和李化談合作,現在有了新的東西,還能發財,武冬沒有理由不興奮,他甚至認為,一旦他把這紙張送到京城,禮親王一樣會和他同樣高興。
“可以和齊縣丞去談。”李化是拿定主意,凡是談價格的事,都先退給齊秀才。
“大同商行有興趣在山南縣開設商鋪了,以後還望李縣令關照。此外,聽說山南縣最近剿滅的匪寇,不只是真是假?”武冬看似無意的說道。
恐怕這才是重點吧,你大同商行是禮親王的,如果只是關心生意,那還需要以個掌櫃的大老遠跑來?李化笑眯眯的看著武冬說;“剿匪是真,武老闆儘可放心,如今山南縣啊,在我的治下安全的很。”
兩人默契的相互笑了笑,該談的基本都談到了,禮親王想招納李化的意圖更明確了,那就是山南縣要聽禮親王的,李化話裡話外的意思是,山南縣現在是我的,也可以是禮親王的。
齊秀才是秀才,是文雅之人,現在還是縣丞,所以他不談生意,只談理想,比如現在山南縣在建造紙坊,當然願意以後把造出來的紙張賣出去,而且越多越好,這是造福鄉民的。可,問題是現在造紙坊的房子還正在蓋,等紙張造出來,應該還有些日子。所以齊秀才也只是表示了願意和大同商行合作,至於怎麼合作,大同商行可以等等。
武冬甚至都不想等齊秀才把他的什麼理想說完,就簡單的說道:“需要多少錢。”
齊秀才看著武冬,越看越喜歡。於是拿出了一個冊子,上面寫著《造紙坊合作要點》。武冬拿過這個什麼合作要點的冊子一看,臉都綠了,對著齊秀才喊道;“有這麼騙錢的嘛。”
齊秀才瞬間不滿意了,拿回《造紙坊合作要點》轉頭就走,居然敢說我秀才老爺騙錢,而且還是一個商人說出來的話,齊秀才覺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武冬和齊秀才沒有談妥,又轉回頭去找李化,李化雙手一攤,說這事他作為縣令,不好干涉縣丞,武冬顧不上體面人的面子,破口大罵,說齊秀才的縣丞還是他去通融的等等。
武冬這邊破口大罵著,李化那裡悄悄拿出了小胖子飛飛從京城送來的書信,李面寫著,他會帶京城的商戶來山南縣,談造紙坊的合作。武冬看了後,決定要在山南縣多住幾天。
《造紙坊合作要點》完全是個完備的合作手冊,武冬拿到客棧鑽研了兩天才弄明白。作為一個細作加商人,此時的武冬完全沉寂在商人的思索之中。高啊,這麼高明的合作手冊,以前怎麼沒有人想到過呢,這手冊的內容看著複雜,其實要點很簡單,想獨家銷售山南縣的紙張,需要先交納一筆不菲的定金,然後可以在某一個地區獨家,但不能是整個大秦。如果沒有獨家銷售的地區,你可以隨時來購買,但要先保證獨家銷售的商戶先拿到紙張。如此一來,你不是獨家銷售的話,基本上就是跟在別人後面喝剩下的湯水了。。當然,如果你願意入股投入造紙坊的建設,那完全可以成為整個大秦的獨家銷售,但楚郡的銷售,不在其中。
一個商人,武冬甚至動了要自己拿錢與李化合作的想法,不過他還是謹慎的選擇了大同商行獨家在豫郡的銷售。細作嘛,不能有太多的想法,會掉腦袋的。
等到武冬再次找到齊秀才的時候,齊秀才對武冬是一點好臉色都沒有,雖然齊秀才的縣丞職務是武冬幫了忙的,可那又能怎樣呢,齊秀才是個有原則的人。兩人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談好了合作。武冬又請齊秀才到聽風樓喝酒,齊秀才的臉色才好了起來。喝酒嘛,這是文人的最愛,而且很文雅,沒有銅臭,而且是在聽風樓,這是個很雅緻的酒樓。酒桌上的齊秀才脊背下肚後甚至還給武冬出主意,讓武冬盤下原來張員外家的糧店,反正大同商行要在山南縣開店鋪,總是需要個好的地段不是。而且現在張員外家的糧店的房契就在齊秀才的袖子裡,辦起手續很是便利,兩人在聽風樓酒後又簽了糧店的房契買賣,繼續握手言歡,其樂融融。武冬高興的是這次到山南縣終於把他想要辦的事都辦好了,而且還超出的原來的計劃,齊秀才高興的是,又是一大筆銀子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