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天上有顆流星
章節報錯
自打慕名軒開張後李化還沒有去過,這甩手掌櫃當的很是舒服。和小胖子飛飛去過百花樓後,李化覺得自己應該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成年人了。作為一個成年的勳貴家子弟不去茶館,那似乎缺點什麼。
慕名軒還是一如既往的熱鬧,喝茶聊天的,聽書入神的,形形色色。誇張的是,茶館裡還推出了採耳朵的服務。李化帶著唐唐 找了個角落坐下,要了不加冰的茶水和點心,兩人舒舒服服的坐著聽書,店裡的夥計不認得李化,但認得唐唐,倒是非常的殷勤,圍著他倆打著哈哈。
今天的評書說到了孫猴子大鬧天宮,正講到孫猴子闖入南天門,就聽到旁邊茶桌一男子大聲說:“這孫猴子受了欺負尚能大鬧天宮,可大秦的餓殍滿地有能怎樣。”
這是有感而發?聽歌評書就能有感而發?不對,趕緊讓說書的要講玉皇大帝與請道宗老祖降服妖猴了。聽到這男子的話,李化心裡有點緊張。茶館裡的眾人初聽這男子的話語還沒有什麼,有些人稍微一琢磨就驚駭的望了過去。李化給唐唐一個顏色,唐唐趕緊讓店裡的夥計把這說話是男子請出了慕名軒。這雷太大了。
看著男子出了慕名軒,李化又讓唐唐跟了過去,這樣的人,不是“憤青”就是真有能耐還沒有晉升門路的人。,李化想看看這人的底細。三兩口吃了些點心,李化沒有了繼續聽書了樂趣,給小夥計打了招呼起身回家。
唐唐回來後,給李化說,那男子叫做齊光,住在城西永和坊,原是書香門第,家中父母早逝。早年齊光考去過秀才,但兩次省試均未中舉。
李化來到京城有多半年了,除了在武盛院修習再就是與鎮南將軍家合股開店外,基本與外界沒有太多關聯,尤其是不和文官或者進士、舉子這些文采出眾的往來。現在的李化在京城有了名氣、提升了境界,而且還有店裡的收益,可謂有錢有名,如果再和文人一起,把前世的詩詞用來裝逼,,恐怕宮裡就更不願意看到了,那樣會給自己無端招惹是非。
大秦帝國後,設定九郡,郡下設府,府下設縣。郡守管一郡的軍政。久而久之,這郡守的權利就難免制約不住,有些地方的郡守已經世襲成為實際的土皇帝了,至於朝中,由於大秦採取科舉選材,文官的地位要遠高於武職。功勳家族往往大富大貴,但在朝中已經離朝政越來越遠,只有少數王公還擔著著宗室、京城守衛這樣的職事,而軍中將領大多出身草莽,和功勳家族以及文官體系都不大密切。李化的父親能以世襲安寧候的身份成為領軍的將領,那更是鳳毛麟角。
想到這裡,李化推開窗門看著院外略作思索後又叫來了唐唐,讓唐唐繼續多打聽這個叫齊光的秀才的家事和為人。
睿帝七年秋十月十二夜 彗星現
一大早,小胖子飛飛來到李宅,神秘兮兮的對李化說“化哥,昨晚比看到什麼了不?”當然看到了,天上有流星啊,李化和唐唐一起看的,李化還給唐唐講了四個王子和丫鬟一起看流星雨的故事。
看著李化無動於衷的樣子,小胖子飛飛緊著說道“昨夜彗星現,司天監監正連夜進宮,可能要出大事了。”
能出什麼大事,不就是流行嘛,誒,對,是要出大事,這大秦帝國奉天而立,很是注重天象,機會啊,我昨天怎麼光想著給唐唐講故事了呢。李化趕緊正色道“難道是彗星衝犯紫薇?”
“慎言,慎言,你就是我小祖宗。這是能隨便說的?”小胖子飛飛說這話,還四周環顧。
“這是我家裡,你緊張什麼?”
“哦,對啊。在你家裡呢。我不緊張。不過,化哥,回頭去武盛院,咱們可要小心說話了,弄不好會”,小胖子飛飛做了個殺頭裝。
“知道了,你去吧,把慕名軒看好了,別有什麼茶客胡說。”
“化哥,你想到真周到,我這就去。”
看著徐飛離去,李化叫來了唐唐。“唐唐,去到院裡給我告五天假,不要告訴五伯他們。”
睿帝七年秋十一月初一 京城外小碭山山神廟外石像現
初一、十五本是鄉村集會,這京城外十餘里的小碭山山神廟內挖出了一尊石像。村民原是看著山神廟有些破敗,就趁著農閒修葺。誰知在破敗的廟牆下挖出了一尊石像。廟會時候人有多,這挖出石像的事就一傳十十傳百的穿了出去,縣衙裡派了文書、差役檢視,文書看那石像背後書寫“大秦敬天王興”幾個大字,不敢怠慢,叫上差役把石像搬到縣衙。縣令同樣不敢怠慢,帶著差役急忙送到京城順天府衙。
順天府衙知州那不準這到底是祥瑞還是古怪,於同知商議半天后上報禮部,並很是認真的讓人保護好這石像。
禮部尚書看到順天府的文書,叫來了左右侍郎一同到順天府查驗,三人看了兩個時辰,一致認為,這石像是真的,並且有些年代了。於是禮部遞交了摺子到內閣。
內閣首輔肖文通看了禮部的摺子是啼笑皆非。這一層層報上來,居然只是肯定了這石像是真的,還很有年代。這縣衙、府衙、禮部三個衙門就再沒有別的陳述?就是這樣糊弄上官?
肖文通不願自決,喚來了次輔白謙。這次輔白謙思索半天,問了首輔肖文通一句話,“前日彗星現,陛下已經好幾日沒有好臉色了,老大人這是祥瑞的話,那陛下?”
肖文通一副幡然醒悟的樣子,讓隨從去國子監讓祭酒找幾個生員寫了祥瑞的頌文呈報上來。首輔和次輔定了挖出來的石像是祥瑞,那這國子監祭酒立刻找了幾個文筆好的寫了數篇頌文,當天就提交了內閣。禮部尚書趙旭得到訊息,馬上洋洋灑灑的一篇奏摺又遞了上去。
睿帝看了禮部、國子監的頌文與摺子後精神大振,下旨給順天府將石像送到皇宮,又宣旨三品以上朝官以及有爵位的王公貴族上殿觀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