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對蘇文的奇思妙想甚感興趣。拿走了圖紙,找來了幾個墨者,著手準備將圖紙上的槍械設計圖製造出來。

她也算是發現了,從戰列艦到火藥,炮火,手榴彈再到槍械……不是蘇文一拍腦子想出來的。

這可是一個龐大的軍工系列,哪怕墨家聖人,也不可能一下子想出這麼多東西。

也就是說,蘇文在很久之前,就應該有這方面的想法。

沉睡的五年時間裡,蘇文的意識恐怕每一天都在推演著這個軍工體系,才能隨手拈來。

有一說一,如果不是朝廷有大戰,蘇文這一套體系,想短時間系統地拿出來,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光憑一個青山書院的財力物力,只是做設計還好,若想將其想法轉化為現實,那可千難萬難。

如今皇室開啟了封庫,資源無限量供給,支撐起蘇文構建的體系,自然不成問題。

桃夭更是敏銳地意識到,如果蘇文能夠做到這一點,他很可能會藉此機會,踏上墨家亞聖,甚至是聖人的階位。

桃夭自身便是墨家賒刀人,從蘇文提供的圖紙中,她開啟全新的視野,也看到了晉升序列六的契機所在。

蘇文提供的槍械圖紙不過是一個構想,若她能夠將其變成現實,感悟其中的機械大道,自然可以找到晉升序列六的力量基石,一舉成為墨家亞聖!

墨家,已經很多年沒有出現過亞聖了。

不說桃夭呆在靈獄的五百年時光,就連在她生活的時代,往前推數百年,也不曾聽說有墨家亞聖現世。

近千年來,賒刀人似乎便是墨家超凡的終點!

墨家超凡們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經過探索,他們發現,墨家的思想方面,已經到了極致。也就是說,墨家前賢的思想,後輩哪怕掌握了十成,奉行墨家教義行事,賒刀人也是他們途徑的道路盡頭。

所有墨者都意識到,他們學派必須得推陳出新,學派才會有前途未來。

但怎麼改,卻有分歧。

一派認為,需要在墨家思想上有所創新,為後來墨者提供文氣,一派認為,墨家應該行俠仗義,到處推行墨家的兼愛非攻思想,藉此天人感應,覺悟更多墨家的力量;還有一派認為,墨家的出路在技術發展方面,以技藝入道,最終開闢出一條嶄新的,不同以往的道路。

墨家三派系,為此爭論不休,也進行了一系列的探討,可最終都沒有達成任何有效的成果。

看著描繪出來的軍工圖紙,桃夭如醍醐灌頂,瞬間就明白,墨家技術派系的大道出路,究竟在何方。

看到機會的桃夭,自然不會錯過數百年來,登頂墨家亞聖寶座位置的契機。

不然以她的性格,如何可能會為大梁朝奔走?畢竟她是個前朝人物,對關押了她三百年的王朝,並沒有什麼好感。

……

兵工廠的生產進度,讓蘇文都佩服不已。

短短一個月時間,第一艘浮空戰列艦便在某天夜裡悄然升空。

長達三十丈,安裝了七十二門火炮,兵員百人,被皇帝陛下賜名“平燕一號”的戰列艦,悄然繞著大梁城一圈,沒有被發現任何異樣。畢竟一段時間以來,大梁城警戒已經提升到了最高,平時就有渡舟浮空,逡巡四方,提防敵襲。

所以戰列艦浮空,哪怕被間諜細作看到,也就只當是兵工廠裡生產了新的渡舟,沒有太多讓人大驚小怪的。

至於兵工廠,一個月的時間裡,抓到的各類探子間諜,就更是多不勝數了。

燕國、楚國、柔然,還有各大學派,門閥,乃至商會的密探,都對兵工廠裡的東西感興趣。

蘇文也不客氣,他懶得去管這些探子來歷何方,反正門口,圍牆都漆滿了“刺探軍情,抓住殺頭”八個大字,敢熟視無睹的,抓住砍了,也不可能會有無辜。

兵工廠裡的保密工作就更加嚴密了。

蘇文將不同流水線錯開,分佈在不同區域,不同廠房之中,每個匠人都只負責自己崗位上的零部件,根本不知自己所做的東西有什麼用處,平日裡也不會讓不同區域的匠人混在一起。除此之外,兵工廠裡的匠人是不的離開劃定的範圍,跟家人也是分居,嚴防死守秘密。

蘇文也知道,這樣的舉措導致了民怨鼎沸,因而他還是給出了對應策略,在兵工廠內部空地裡建造家眷區,可以讓匠人將家眷帶來生活。

然後他還給出了時間表,等戰事結束,兵工廠的保密等級就會降低,到了那時候,自然可以恢復相對的自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