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入魔太深(第2/2頁)
章節報錯
“孽障!果然誤入歧途,無可救藥!”
面對大德佛主的叱罵,提燈佛主面色平靜,無悲無喜地說道:“佛門高下,從末法時代便有定論,唯有如此,佛門才供養出來若干佛主、菩薩,羅漢。以至於佛國存活,延綿至今。”
當提燈佛主提起佛國曆史,大德佛主也無法輕易打斷對方,只能等提燈佛主說完,才能進行辯說。
因為當對方開始提及佛門歷史,雙方實際上已經開始就新舊佛法進行了辯論,既然開始辯論,就不能跟潑婦罵街一般,胡攪蠻纏,強詞奪理。只能引經據典,有所闡發,最終在經文義理上駁倒對方,贏得勝利。
就算有取巧之處,大德佛主也不願為之。勝之不武,並不光彩,還不如堂堂正正輸了辯論,反而正大光明,佛法長存。
“因此可見,真佛時代傳承下來的佛法,是佛門存續的關鍵,不可輕易更改,更不能進行破壞,人人成佛之荒誕謬說,絕不可廣而傳之,捍衛固有秩序,才是應有之義,必行之理。”
“佛主謬論,貧僧不敢苟同。”
提燈佛主話音落下,大德佛主便接過話頭,開始反駁。
“末法時代如何降臨,因時代久遠,已不可考。但根據大能法師們的考究,所得出結論,基本都是認為,正是真佛寂滅之後,遭遇了滅世之災,佛法也遭到了毀滅,以至於真佛之法殘缺不全,佛門沉寂。蘇文所宣講之法,依照貧僧之見,並非新法,而滅世之前,真佛如來所講之法,從佛經文字,經意,奧義之中,也可見此端倪。此法不過是真佛借蘇文禪師之口,再度現世,普度眾生而已。”
“信口雌黃!”
提燈佛主卻是冷冷一聲,表示不接受這樣的說法:“倘若是真佛之說,貧僧身為佛主,豈會無共鳴之意!”
說到此處,他聲音裡帶著憤怒,有金石撞擊之音迴響。
對於提燈佛主這類大能而言,自然是懂得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更知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果有新的佛法能夠增益他們的修為,自然是一件好事。畢竟他們都清楚,他們雖然號稱“佛主”,可在真佛時代,他們的力量根本不算什麼,還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然而蘇文所宣講的佛法,雖然精妙,卻與他們所秉持的修為原則相悖。
他們無法從中獲得好處。
當然,好處是有的,如果他們願意捨棄現有的地位和修為,廢掉佛力,重修感悟修行新佛法,成就肯定不低。
只是不管是提燈、彩光佛主還是其他佛主,都不願意冒險。
一旦失去力量,想重回巔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而且到那時候,已經有許多菩薩、羅漢晉升佛主,他們原本佔了先位,卻最後變成了末座,這如何受得了?
所以捍衛現有的秩序和佛門法則,便成了他們最核心的利益。
也就是說,無論佛法辯論最終誰贏誰輸,結局只有一種。
那就是新法必須死。至少在佛國範圍內,不允許再流傳。
在提燈佛主看來,放逐已經算是最輕微的懲戒。
按照最初的設想,諸佛可是議定,將所有皈依新佛法的信徒,全部殺死,以絕後患。
如今只是將其放逐,諸佛的仁慈已經無可挑剔,甚至算得上的放虎歸山了。
“這難道不是說明,諸佛現在所秉持的佛法有缺陷,更應虛心求教,精進修為嗎?”
大德佛主嘆息一聲:“故步自封,才是佛門衰落的根源,目光淺薄,拒絕學習,才是諸佛沉寂的原因,提燈佛主,你當年成佛之時,留下佛偈,說‘千年暗室,一燈即明’,不正是蘇文禪師說的經文中的奧義嗎,為何您不能安心下來,好好聽聽此中佛法,從中得到大圓滿呢?”
“大德,你墜入魔道太深了。”
提燈佛主聽到這話,怒意更甚。
他當年悟出此理,便證得大道,還覺醒了本命神器,也就是他肩上那一盞小燈,威力無窮。
可成為佛主之後,無數年來,他都沒能完善這一理念,因為無法有更高的提升。
可蘇文在講經文的時候,三部經文裡都有如此比喻,並且進行了詳盡剖析,將他未曾領會,或者誤會的大道奧義解釋徹底。
這樣的行為,可以說是完善了提燈佛主最初的構想,但同樣的,這部分佛法,也把提燈佛主想走的路給霸佔,原本專屬於提燈佛主的小徑,變成人人可行的康莊大道了。
提燈佛主並非心性狹隘,倘若他參悟大道,還是願意與眾生分享大道佛果,度化眾生,吸收信徒。
可此事由蘇文完成,而且還比他所思所想更健全,最終搶先度化了眾生,那他這提燈佛主,還有什麼用處!
“今日貧僧便在此鎮壓邪說外道,以儆效尤。”
提燈佛主一言不合,一拍肩膀,肩上的小燈便忽然飛起,化為一座烈焰蓮臺,朝大德佛主頭頂壓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