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大亂起(第1/2頁)
章節報錯
“明德!”
只是明德羅漢才點燃一身佛力,身後便響起了銀光羅漢幽幽的聲音:“你證得羅漢果位不容易,切勿執迷不悟,在歧途上越走越遠!”
“……原來銀光羅漢,也背叛真佛,背叛佛法了嗎?”
明德羅漢聽到銀光羅漢粗獷的聲音,心絃一震。
銀光羅漢素來光明磊落,不拘小節,平時對清規戒律並不重視,可他對真佛的崇敬卻並不比任何人小,也因為率性真誠而得到整個舍衛國的民眾所擁戴。銀光羅漢的名氣並不只在舍衛國,甚至淨土之外的精絕、樓煩等國,都有銀光羅漢的威名。銀光羅漢經常在周遭小國行善仗義,佈道說法。正是有銀光羅漢的存在,周遭小國為富不仁者大為減少,馬匪盜賊,要麼被剿滅,要麼遠遁沙海,不敢隨意出動,免得引來銀光羅漢的追殺。
明德羅漢對銀光羅漢也滿是敬重。畢竟人人修佛,都求自渡,可銀光羅漢自渡成正果之後能普惠眾生,是許多佛國大德們無法比擬的。
然而……此時銀光羅漢卻站在了新經新法這一邊,明德羅漢不由地感覺一陣心痛。
“聒噪!”
銀光羅漢卻是冷冷一哼:“灑家才不理會你們摳著字眼去辯論佛法這等無聊之事!”
他滿不在乎地說道:“灑家成為羅漢,可不是口唸古經,頂禮膜拜真佛求來的!灑家只知道心中有佛,行諸善行,修自己心,自然能證得正果!若蘇文的經文能勸人向善,修成正果,便是好經文,你管他裡面說幾人能成佛!若人人能成佛,人人可自渡,最終究竟涅槃,成就無上正果,不是最好的事嗎?”
說到最後,銀光羅漢語氣中帶有火氣。
他對佛國的許多事情是看不慣的。
佛國雖提倡人人“菩薩行”,可實際上並非如此。
舍衛國中,人早已分好三六九等。能夠成為超凡者的,出身都不會太低,至於底層,幾乎不存在覺悟佛法之人。
原因很簡單,他們要麼忙於生計,根本沒有閒暇時間去聽佛法,要麼宣講佛法的地方,都不是他們能去的,更甚者連自由的身份都沒有,也不會有大德去到那些陰暗潮溼的窩棚區為他們宣講精妙佛法,哪怕有大恆心大毅力的羅漢、菩薩願行如此善行,絕大部分底層貧苦賤民,也聽不懂這些精妙無比的佛法,說了也是白說。
眾生平等,但有些人終究是更平等,佛法雖無邊,可不渡賤民。
銀光羅漢出身不算高貴,當然也不是賤民一層,家境一般,平日裡接觸得到大德宣講佛法的場地,也與賤民經常打交道,對佛國這件光鮮亮麗的背面密密麻麻蝨子的hua,比絕大部分只會皓首窮經的大德們清楚更多。
可銀光羅漢卻改變不了什麼,這是佛國的基礎,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基礎在,最底層的賤民反而更迷信佛法,希冀今生吃苦,來生享福,甘願接受一切的苦難。
也正是因為這樣,銀光羅漢大部分時候都不願意留在舍衛國,而是到沙漠深處遊蕩,久而久之,還闖出點名氣。
但對他內心的痛苦於事無補。
然而蘇文的所宣講的佛法……卻讓他看到了一些希望。
假若真如佛法所說,人人可以成佛,人不僅可以自渡,也可渡他人。
那麼……舍衛國中,許多出身低賤之人,時不時可以憑藉佛法改變自身命運,也能改變他人命運,最終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樂土?
銀光羅漢第一次認真讀完一本經書。
《金剛經》不過數千言,可銀光羅漢卻整整讀了一宿。
其中許多佛法,他依舊無法領會其精妙之處,但他卻弄明白,這絕不是什麼偽佛法。只有真佛才能說出這樣的佛法,甚至佛法裡所提及的人物,都是佛家傳說中人物,這些人跟真佛一般,或涅槃或隱退,又或者去了天外星海,可見經文的真實性,毋庸置疑。
銀光羅漢好奇的是,這麼一部充滿智慧精妙的無上佛法,為何最終是蘇文將其現世了。
同樣的,他似乎也理解了聚賢菩薩之前的預言。
蘇文是會給淨土帶來災難的人。
甚至可以說,正是他們這些人,將蘇文帶到了淨土,主動地將災難帶到了這個已經多年不起戰火,不見殺戮的地方。
但是……
預言的另一部分,是蘇文為淨土所帶來的改變。
預言裡,蘇文給佛國帶來不確定的命運中,還有一條光明輝煌的道路,那就是佛家大興,從此崛起,不再只偏居一隅,而是遍地開花,人間處處,皆有佛法,眾生之間無高下尊卑之分,人人可以大徹大悟,立地成佛。
聚賢菩薩預言中糟糕的部分已經變成了現實。
那麼……
銀光羅漢也願意相信,聚賢菩薩預言的後半部分,也會變成事實。
只是整個過程……註定是漫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