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里斜態度雖然傲慢,可他還是從蘇文這一番話中品出了韻味。

如果“張三”真的是張㪚,只在掄才大典裡墊底的傢伙,一到草原就掀起了這麼大的陣勢,驚動了左賢王,就連他都對左賢王的懸賞動了心思。

莫里斜看蘇文的眼神也發生了變化。

掄才榜上末尾的張㪚都如此可怕,那麼眼下這位斯斯文文的傢伙,豈不是更厲害一些?

草原之中,素來尊重強者,而王庭中的貴族,對關內的文明素來仰慕,在祖源牧場還會收斂一下愛好,可一旦隨大單于捺缽,逡巡四方到時候,衣食住行,都以關內王侯為標準,供養來自關內的文人、學者,也是裝點門面的方法之一,所以每一年都有不少來自關內不得志的讀書人投奔草原。也有許多學者在草原遊歷,往往也會有王庭的大貴族提供便利,贊助他們的旅程。

所以遇到蘇文,莫里斜並沒有太多的奇怪。

“你既然想拜謁我父親,不如與我一路同行?”

莫里斜對蘇文發出了邀請。

“這個……殿下不是要去找張三?”蘇文問了一句。

他也有些摸不著頭腦,莫里斜為何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

“嗐!丘林正風給的賞金也就那樣,我不稀罕!就是想見識見識這個張三,但你掄才大典成績比他好,我還見他幹什麼,自然是帶你去見我父親!”莫里斜的回答也很直接。

丘林正風便是柔然王庭的左賢王,此時莫里斜直呼其名,也沒有太大的敬意。自然是想在蘇文面前表示,他父親右賢王,其實比丘林正風在草原還有影響力,蘇文若要拜訪,自然是找他父親,而不是丘林正風。

“那就勞煩殿下了。”

蘇文拱了拱手。

莫里斜本也想對著蘇文拱手作揖,可一想自己並不是讀書人,便化成了拳頭,在胸口輕輕碰了碰,表示了回禮。

“走,帶孫先生回王庭!”

莫里斜一揚馬鞭。

蘇文可沒想到,尋找柔然王庭竟然可以如此輕鬆。

這位莫里斜王子,對關內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對關內的讀書人、學者更是充滿了仰慕之情。

令蘇文驚異的是,莫里斜還是讀過聖賢書的,而且水平還不錯,不是龍傲天這種水貨可以比擬的。一番交流之後,蘇文才知道,莫里斜有幾位來自關內的老師,從大梁到荊楚都有,其中來自燕國的老師最多,有五位。

幾位老師秉持的學派觀點並不一樣,也想透過自身的學術觀點引導莫里斜,但都不怎麼成功。

莫里斜並沒有覺醒某家學派文脈的能力,而是早早就覺醒了家族傳承的血脈途徑,所以他只能學習聖人的經典,卻無法從中獲得力量。

但從幾位老師身上,莫里斜倒是增長了不少見識,也瞭解到了三大王朝的繁榮富庶。

一番交流下來,蘇文也發現,莫里斜的幾位老師無論學識還是能力都只能說一般。但這才是正常現象,真正有能力有才華的學者,三大王朝都趨之若鶩,不會輕易讓其流失到草原王庭。

有了莫里斜的帶路,又一路有替換的馬力,半天時間,蘇文便看到了柔然王庭。

王庭跟蘇文想象中的樣子還是不大一樣的。

蘇文字以為是連綿的帳房,可卻看到了一座拔地而起的城池,規模說不上宏大,可考慮到這座城池的築城時間,能苛刻的地方也不多。

城池周圍,還有大大小小的城寨。

城池是柔然王和各大貴族的駐地,但他們的軍隊,部屬,大部分都只能駐紮在城外。城外大小的城寨,便是安置部屬的居所。

除此之外,大小部族也是有樣學樣,圍繞王庭建造屬於他們的城寨,層層拱衛著王庭。

莫里斜雖只是右賢王眾多兒子之一,可也擁有屬於自己的勢力,在王庭外擁有一個小城寨,裡面有他的子民和戰士,加起來人數五六千左右,其中戰士有五百多人,在王庭中只能算是一股小勢力。只是考慮到他的年齡和身份,這已經算是混得很不錯。

“孫先生,先在我這裡安頓下來,我派人去知會父親,他會安排時間準備宴會,到時候我們再去見他。”

“聽殿下的。”

蘇文只是點頭。

他也發現,莫里斜似乎想利用他搞點什麼事情。但蘇文大抵能猜到對方的意圖。無非是想借助引薦一位來自大梁朝的進士給莫達,抬高自己在莫達眼裡的地位。

但蘇文也意識到,這種事情,並不需要如此大張旗鼓,甚至還放棄了追尋“惡棍張三”這樣的大事,只能說明,莫里斜有些焦急,而且他有焦急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