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半塘擋駕,蘇文免去了許多應酬之苦,但有些人卻是拒絕不得,如沐邊,何可法之流。這些都是在青山書院有過一面之緣,覺得可以結交之輩,蘇文自然不吝見面。

尤其是沐邊,本來是想著在畫舫中找到何可法之後,便帶去跟蘇文見面,可沒想到晏九安竟然找到了蘇文,將其帶走。

沐邊跟何可法便只能留在畫舫中,與孫野侯、張㪚飲酒作樂,然後過了沒多久,就發現蘇文寫出了掀起滔天文氣的詩詞。

自《桃花集》問世,兩人對蘇文的詩篇便多有關注,然而紙面看到的詩句帶來的震撼,終究不如現場所見,尤其那滔天文氣垂落的感覺,更是讓他們收穫不淺。

跟在場的許多賓客一般,兩人都感慨,若他們進修文氣能像蘇文這般輕鬆那就好了。超凡途徑幾乎看不到瓶頸。

只是這樣的感慨,孫野侯和張㪚只是一笑了之。

蘇文一直在謀求晉升史家途徑的序列二,但從蘇文透露的資訊看,似乎距離晉升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

何可法與沐邊前來敘舊,蘇文三人跟兩人喝過一頓酒,又幫他們在幾本詩集上籤上了大名之後,兩人便滿意而去,約定到了大梁朝再次聚首。何可法跟沐邊都參加掄才大典,也得到了會試資格,算是孫野侯、張㪚的考試對手。

只是彼此之間並沒有這種想法,反而覺得因為同年考生,關係反而拉得更近一些。

之後數日,青山會館舉行了三場文會,邀請了不少在雍州城有名的才子參加。

原本青慄以為請不到多少人,只是禮貌地發了帖子,但來會館參加文會考生、文壇名家卻多出了發帖數倍。受到邀請之人,不僅自己前往,還邀請了親朋好友,一同赴會。

幸好青山會館足夠大,容納得了這麼多人。

第一次文會手忙腳亂之後,青慄也有了經驗,發帖的數量變少,但準備的位置卻不少,最終應付起來,總算遊刃有餘。

只是每次讓考生們切磋完制藝技巧,文會差不多結束的時候,青慄都讓蘇文出來,講半個時辰的作詩填詞的技巧和心得。實際上,大部分來青山會館參加文會的人,也是衝著蘇文而來,蘇文為了讓考生們得到更好的鍛鍊,也不得不抽時間應付。

得益於在母巢對小龍蝦亂彈琴的經驗,蘇文講解詩文的時候頗有心得,聽眾聽得如痴如醉,大覺蘇文果然名不虛傳,自己更是不虛此行,聽君一席話如聽一席……不,勝讀十年書。

文會熱鬧了幾天,青山會館又漸漸冷清了下來,許半塘也奔走打點完畢,蘇文一行人啟程奔赴大梁城!

在這期間,蘇文每天還是能夠看到《青山日報》,畢竟雍州城是大梁朝數得上名號的大城,青山報社在此是有設立分部的,每一日報紙勘定刊行內容之後,內容模板會透過文印傳遞到此地分部,可以就地刊印發行,與在武寧城一般便利。

但蘇文還是發現,此地的《青山日報》與江南道的還是有些許不一樣。雍州城的報社,會將江南道報刊上商人花錢刊登的廣告撤下,換上雍州城周圍的廣告,部分江南道的廣告也還儲存著,而且還處於絕對顯眼的位置,是因為這些商人給的錢太多,總部下了死命令,不能挪動位置,所以得以保留。

透過《青山日報》上的內容,蘇文了解到荊楚和燕國已向歸墟投送第一批物資,隨行的還有一批將士、超凡者。

燕國更是下了血本,燕太孫燕十六親自率領了一支禁衛,馳援一座與龍蝦人反覆拉鋸的要塞。

“這個燕十六,倒是條漢子……”

看到新聞,蘇文也忍不住誇讚燕十六的血性。

只是他心中倒是有幾分奇怪,燕十六前幾天還在雍州城,這時就回到了燕國,而且還領軍趕往歸墟,還真夠神速的。

這也意味著,燕國在大梁有著秘密的快捷通道,燕十六此舉,似乎暴露了什麼,內廠肯定會注意到,並且加以管制。想到這裡,蘇文忽然才意識到,自己也是內廠的一員,便趕緊寫了個條陳,透過文印傳送給了南宮,提醒南宮要注意到燕十六快速轉移能力,背後潛藏著對大梁朝的可能威脅。

南宮則給他回了“嚯!知道了。”這麼一句簡短句子。

弄得蘇文有些彆扭,不知南宮是在誇他還是覺得他多管閒事。

但很快,南宮又給他發了新資訊:“到京碰頭細說。”

“嗯,知道了。”蘇文這樣回話。

從雍州城到大梁城,有著可以將人瞬間傳達的傳送陣法,但價格昂貴,除了達官貴人,普通人根本付不起這樣的價錢。

蘇文以為青慄會讓考生們直接閃送到大梁城,但沒想到的是,青慄最終還是決意車隊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