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老好人孝愍帝也怒了,雄起了一回,直接去了雍州城的太廟裡,請出了太祖戰甲和佩劍,披掛上陣,準備請太祖英靈降臨,誅滅反對之人。

法家學派的人一見孝愍帝打算拼命,只得認慫,表示天子一言九鼎,有大決心捍衛掄才大典的純潔性,實乃天下之幸,學子之幸,強行給自己找了臺階。

“所以說,法家對律法的操守,跟術家對道德底線是一樣的底線……非常靈活。”

青慄最後如此說道。

蘇文深以為然。只是他心裡有話不敢跟青慄說,在他看來,儒家才是靈活掌握道德底線的存在。蘇文甚至覺得,如果有必要,他也可以變成道德真空,肆意妄為。

當然,在有需要變成道德真空之前,蘇文覺得,他還是能夠堅守得道德仁義的。

“青慄山長,蘇公子,我們到會館了。”

馬車才剛停穩,許管事便撲到了車門前,小聲說道。

因為有許管事和隨行的超凡雜役開路,蘇文一行人比預計早了幾天到了雍州城。

青慄與蘇文合計過後,決定將考生留在雍州城,休養幾天。也利用這幾天時間,讓考生與各地來此的會考的舉人們好好切磋。

雖然大梁城中,此時考生已大量匯聚。但能夠在這時候匯聚大梁城的,基本都是腰包豐厚,希望打點關係,取得考官資訊的的世家子弟——雖然舞弊是誅十族的大罪,可打探考官資訊,並不涉及考題,只是揣摩考官秉性、學問出處,行文風格,喜歡的文章口味之類,不算作弊。

學院子弟不屑蠅營狗苟,寒門子弟沒有門路,所以他們更喜歡停留在雍州城以文會友,切磋文筆,結識更多朋友。

青山書院在雍州城並沒有會館,最初計劃中,並沒有逗留雍州的想法。

但一路上許管事無意中跟青慄提及了去雍州城的種種好處,青慄也就上了心。他本人倒是不在乎這些,畢竟他自身並不參與大考。

可他如今卻代表著整個書院,清楚有讓學生交流切磋的機會很是難得,心動之下,便決定在雍州城逗留一段時間,邀請一些其他學院的考生,與青山書院的學生交流切磋,增加見識。

蘇文對此自然沒有反對。

一路上他可是聽張㪚說了不少關於雍州城的事情。說此地不但文風昌盛,不亞於江南,而且還有不少青樓勾欄、娃館之地,紙醉金迷,令人流連忘返,值得一行。

蘇文對烏煙瘴氣的地方不感興趣,但一聽張㪚解釋其實青樓娃館,是讀書人切磋詩文,紅袖添香的名勝之地,勾欄也是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演出的地方,他就想跟著去瞻仰詩人騷客的文筆風采,觀摩藝術大家的精湛技藝。

許家投資江南道的學子可是下了血本的,不僅僅在大梁城寸土寸金之地置辦了會館,雍州城也一樣會館物業。

但為了安置青山書院的考生學子,許家還重新購置了新的物業,比起之前購置的會館大了不止一倍,而且只用來招待青山書院的考生。許家毫不掩飾對青山書院的偏愛。

但江南道的考生並沒有覺得自己受到了歧視,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許家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愛屋及烏,許家想招書院的蘇文為婿,所以才會處處討好青山書院。

根據許家到處散發的訊息,所有人都知道,許半城在蘇文發跡之前就看好這個年輕人,有意招募為婿,若不是正好遇到了董知章與柳三刀在城中決鬥,引發了蘇文覺醒文氣。為了讓蘇文有更好的超凡前途,許家便答應讓蘇文先拜師董知章,前往書院深造,而後再重辦婚宴。

這樣的宣說,毫無邏輯,也不符合事實。

可是……武寧城相信這一套的人還真不少。因為絕大部分的人根本不知道超凡者的真正意義是什麼,知道事實的,也被許府源源不斷的好處所感化立場,成為了許家的擁躉,覺得蘇文跟許家大小姐,天造地設,天生一對。

蘇文甚至都不知道,在許家瘋狂的攻勢之下,青慄,青柏都不反對他跟許家大小姐的婚事,甚至樂見其成。

只有青松表示,蘇文的婚事,自然是蘇文自己拿主意,如果蘇文拿不定主意,是董師和前師的事,跟他們這些當學生的沒關係,唯一能做的,就是支援蘇文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