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有利選擇(第1/2頁)
章節報錯
兩人探討了皇帝陛下的“新政”一陣,最終話題轉到了內廠內部。
蘇文得知了柳三刀的近況,因為柔然人一直屯兵邊境,北地一直處於高壓狀態,因而柳三刀也調往邊陲,負責刺探柔然人的軍情。
至於顏朵和顧清臣,兩人都已離開了武寧城。
顧清臣是跟隨武將家族的長輩北上,加入了守軍,而顏朵則調回了大梁城,如今在內行省當行走,雖然品秩相同,但實際上在內行省和江南道,兩者地位根本沒有可比性,算是升職了。
“陰陽家的人,素來不喜摻和政務黨爭,所以升遷不會有人故意下絆子。”南宮最後還解釋了一句:“你要是缺少教學的老師,我可以教你。”顏朵之前都是蘇文的武術老師,後來桃夭、青松師兄們都有教導。
“這點小事,哪敢勞煩大統領……”蘇文卻是笑了:“最近青慄師兄教我近戰技巧,防身已經足夠了。”
“……青慄啊……”
聽到這個名頭,南宮神色複雜,似乎有些許糾結,隨即他便搖頭嘆息:“你說……錢浩然這老小子,天賦平平無奇,怎麼就能教出你們這些一個個妖孽?”
“……”
南宮這話著實有些犯忌諱,蘇文可沒辦法接。但想到南宮的身份,蘇文也覺得對方也不是故意在他面前羞辱自家老師。
仔細一想,蘇文也覺得南宮的話大有道理。
從青松到青慄,都是天才般的存在,年紀輕輕,修為其實都與跟錢浩然差不多達到了相提並論的層次,只是思想境界,稍微差那麼一些。
這是時間積累問題,同樣是,也因為更加年輕,這幾位師兄日後在哲思上的作為,有可能遠在錢浩然之上。
但是吧,仔細一想,蘇文便覺得,南宮沒提及的顏簞、仲溫師兄,蘇文覺得也差不到哪裡去,對比顏簞和青松,蘇文覺得,兩人的水平應該處於相近水平,誰高誰低不好說,但差距很微弱。
“只能說的青山書院的風水太好了……”蘇文在心裡感慨,這一刻有頓悟陰陽家的望氣之法的可能。
“如今你已晉升了史家超凡者,不管你想留在青山書院,還是準備入朝當史官,都得先去一趟大梁城,見一見陛下。”
南宮話題一轉,正色說道:“陛下肯定是希望你留在京城,畢竟對皇家來說,史家不僅僅是記錄古今的學者,更是凝聚王朝氣運,存續王朝命運的關鍵,格外重要的。”
蘇文微微點頭。
南宮這番話他是明白的。
晉升記錄者之後,他就明白為何諸子百家,各大王朝對史家序列如此重視。
史家能夠錨定時間,解開塵封往昔的秘密,不過是其中的職能,對做學問的學者來說,這是無價之寶。
但王朝更注重的是傳承和正統。
隨著時間的推移,往昔會被遺忘,只有少數超凡者和真正重大意義,被錨定在時空中的重大事件才會被記起,絕大部分發生的事情,終究了無痕跡。
哪怕王朝傳承,除了開國始祖的名字可能被後人記住,其餘君王一旦逝去,用不了多久就成了故紙堆裡的一個個陌生符號,而能讀懂這些符號的人,只會越來越少。
能夠解讀這些符號的學者自然不少,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正確解讀,並且能夠站在公正的立場解讀。
史家可以。
史家不但能記錄,能解讀,而且還能將這一切傳承下去。
一個王朝,史家的存在,是王朝傳承和正統的確認的最終認證。
而消滅一個王朝的標誌,也是對方的史官表示了投降,並且願意交出王族記錄,而對一個王朝最徹底的毀滅,不是殺死所有王族,而是將能夠解讀這個王朝歷史的史官給殺死。
這意味著,能夠記住這個王朝曾經存在過的人和證據不復存在,用不了幾百年時間,曾經輝煌過的王朝,就徹底消失無蹤,彷彿從來沒有存在過。
“馬上就是掄才大典了,我會跟去大考的學生一起去京城一趟。”蘇文如此回應南宮。
“那就好!”
聽到蘇文的回答,南宮頓時滿面紅光,一拍大腿:“這樣一來,在陛下那我就好交差了!”
“???”
聽到南宮如此語氣的話,蘇文忽然感覺,自己是不是答應太爽快了?難道不去見皇帝,其實也可以的?
看著蘇文投來的疑惑眼光,南宮訕訕笑了一聲說道:“其實吧……如果你不願去大梁城,那陛下就只能來見你一面了……只是你懂的,現在陛下遭到的各方壓力很大,離開大梁城不是什麼好事,至少眼下不是……如果你又在這裡,唔,我說的是青山書院裡拒絕他的話,陛下受到的壓力,可能會更大……”
蘇文咀嚼著南宮這一番話,認真思考了好一會,才明白南宮所表達的意思。
當今皇帝陛下手段雷厲風行,風評不佳,“刻薄寡恩”用在他身上,都算是讚美之詞。由此可見,他在朝廷各方勢力眼裡,是多麼神憎鬼厭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