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這是學生該懂的?(第2/3頁)
章節報錯
蘇文也不客氣,直接找了錢浩然。
正是無巧不成書,錢浩然剛好收到了董知章的傳書,說在極北之地殺了一頭黑蛟,取得不少重要材料,已託人運回青山書院,讓錢浩然酌情處理。
書信裡還說,他已完成序列五的晉升儀式,已是大儒,只是還有要事處理,不能馬上回書院,讓錢浩然照看蘇文的學業云云。
“除了賒刀人的頭髮……其他材料花點時間就能找到,不是問題。”將董知章的書信給蘇文看過之後,錢浩然說道:“但儒學作為根基,是不能忽略的,至少得等你跨過儒家的序列二之後,再去嘗試晉升墨家的途徑,可不能顛倒了主次,這樣對將來的修行不利。”
“老師說得對。”
蘇文深以為然,他忽然話題一轉:“老師,要是程子來找您麻煩了怎麼辦?”
這才是蘇文專門找錢浩然的真正原因。
“還能怎麼辦?”錢浩然笑了笑說道:“無非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罷了。”
“呃……”
蘇文沒有想到的是, 錢浩然竟秉持著這樣的想法,這可是不行的!
“程子肯定會找上我們的。”
錢浩然擺了擺手,示意蘇文不要過於擔心:“但可以肯定,程子不會以武力方式獲得這一場勝利,我們是儒生,不是打打殺殺的武夫,最終肯定是一場文戰結束。”
聽到這裡,蘇文不但沒有感覺輕鬆,反而心情更加凝重。
這一段時間,他可是潛心鑽研了錢浩然的儒學跟程子的儒學,發現了不管程子的“理學”跟錢浩然的“心學”,跟他所熟悉的都不大一樣。
之所以不一樣,原因也很簡單。
在他所熟悉的理學和心學,都不是儒家獨立進化而成的新學,而是經過了數百上千年的演變,吸收了道家、佛家的思想糅合之後才出現,變成了一種新學。
可這世界……百家爭鳴,卻沒有佛學的位置,所以錢浩然所執的“心學”跟程子的“理學”,都不完善,在蘇文眼裡,都是漏洞百出的學問。別看青山書院在報紙上壓著鶴山書院噴,可錢浩然的學說一樣充滿了矛盾,若程子親自下場跟錢浩然對線,錢浩然絕對死路一條。
不是蘇文不客氣,若是換他去跟程子對線,他的勝算都要比錢浩然的大一些。
“如何能讓老師看一看佛學的經典?”
蘇文陷入了沉思。
這世界也是有佛家的,只是讓蘇文意外的是,因為百家爭鳴,各家學派交相輝映,迸發出勃勃生機,佛家帶有空幻虛無色彩的學說理論,便很難在主要的大國流傳,只有在西北流沙之地有一些信眾,佛家學說好像也以“修身渡己,做自了漢”的小乘佛教為主,大乘佛法似乎還不見蹤影。
所以就算把佛家的典籍丟給錢浩然,也很難讓錢浩然有多少感悟。就算有,也不會是朝夕之間就能有大收穫,可程子可是隨時找上門來的。
“老師,關於我們書院的一些學問,我有一些疑問……”
蘇文又思量了一陣,終於下定決心,自己先把錢浩然學問上的漏洞翻出來,讓錢浩然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的同時,幫忙打上補丁。效果自然比錢浩然自己找出問題,最終自己解決問題差很多,可能夠讓的錢浩然在跟程子對陣的時候,能夠守住本心。
錢浩然本以為蘇文真的是有學問上的難題,可當蘇文把問題丟擲來的時候,他才意識到,這個學生是來砸他場子的。
好在錢浩然被問題難住之後,感覺自己那一套學說似乎圓不過去的時候,蘇文總能及時有所感悟,自問自答了一些東西,都是在錢浩然學說的基礎上有所闡發,觀點鮮明。
比如錢浩然強調“明心見性”,“吾心即宇宙”的說法,蘇文便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闡發為“心即是理,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當致良知,知行合一”之類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