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心黑(第2/2頁)
章節報錯
會不會逾越了規矩,會被視為學派的異端,受到口誅筆伐。
可見到了青松的途徑,聽說了其他師兄的超凡序列之後,蘇文便覺得,他的擔憂是多餘的。
若說到異端,青山書院在儒門就是最大的異端。儒門傳世的經典,實際上在亞聖程子晉升的時候,大幅度地進行了刪減修改,各家書院教學用書,都是用程子修訂過後的版本教學。
可青山書院依舊使用原先的版本。
就如天下流行的儒家經典《孟子》中,只有青山書院有“君之視臣為土芥,則臣視君為仇寇”,“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類大逆不道的言論。
這也是鶴山書院仇視錢浩然的原因,認定是青山書院以這樣的經典惹怒了大梁王朝的皇帝,才使得這個儒家在梁國碰壁,仕途不興。恨不得將青山書院徹底掃出儒家的行列之中。
但蘇文知道,這樣的青山書院,才代表著儒門的未來。
他也知道,自己在青山書院的保護之下,可以儘可能地發揮自己的能力,學自己所想學的東西,走自己所想走的道路。
……
《青山日報》刊行之後,天下震動。
批判鶴山書院的學說觀點的文章連篇累牘,除了在學術上批判之外,還有一些寓教於樂的小故事,自然是請了小說家途徑裡一些不入流的說書人編寫的,嘲諷腐儒醉心功名,阿諛權貴,篡改聖賢之言的段子、故事。
這些言論,表面上是連整個儒家各派都罵進去了。可實際上所有人都清楚,這些小故事說的都是鶴山書院的儒生做派,更要命的是,始作俑者就是那位規範了儒家途徑序列名的亞聖程子。
程子當年為了讓儒學壓倒其他學派,可是苦心積慮地刪改了許多儒門不合時宜的經典文章,篡改了許多抨擊君王權貴的名言警句,藉此迎合各王朝統治者的青睞。
程子此舉,一部分是為了儒家未來,另一部分是為了自家的晉升儀式,所以不得不行此策。
只是他是爽了,可其他學派對此卻頗有怨言,而反對聲音更大的必然是儒家內部,並不是所有人都贊同程子的學說,而當程子以超凡力量強制規範了儒家的途徑序列名後,這些與程子持有反對意見的儒家學者受到了巨大的衝擊,因為所掌握的力量與規範的序列名不符,甚至發生失控事件。
這一件事也導致了儒家一段時間的衰弱。
當時許多序列五的儒家超凡者,失控的失控,沒有失控的也怒而去找程子算賬,但都一一被鎮壓,被迫妥協。
然後程子的儒學便得到了推廣,數百年下來,儒家剩下的其他學派山頭已愈發式微,只有最近幾十年,青山書院崛起。
可青山書院名頭雖不小,可比起已經佔據了儒家主流的程子儒學,卻還是弱了許多。
這一次青山書院與鶴山書院的論戰,若不是鶴山書院一開始就理虧,沒有多少人願意下場為鶴山書院站臺,不然的反對青山書院的聲音會響亮無數倍。
不過隨著論戰的升級,與鶴山書院持有相同理論的儒家學者肯定會加入論戰的。
好在《青山日報》這一大殺器,可以彌補人數上的不足。
畢竟《儒林》釋出太慢,青山日報的前一天的觀點丟擲,鶴山書院那邊要七八天才能反駁,但七八天後,原先的觀點早就被更多的新觀點所替代,到時候看報的人已經被青山書院帶了節奏,哪還顧得上鶴山書院那邊說了什麼。
也有聰明人敏銳地察覺到了《青山日報》的威力,開始派人與錢浩然交涉,想買下印刷日報的技術。
錢浩然肯定是拒絕的。
別說這玩意不是他的,他做不了主,就算拿得了主意,他也不會這樣做。
眼下他就很喜歡,自己罵人一百句,別人才能回一兩句的快樂。
若快速印刷報紙的技術被其他人掌握了,那他還怎麼能利用這種優勢去碾壓對手?
不過錢浩然倒是沒有把路徹底堵死,表示可以幫忙印刷出報,但報價嘛……兩錢銀子一個字,標題也算錢,紙張、墨料和人工,還得另外算費。
關鍵是……來求技術的人,竟然還真答應了!
“真心黑!”
蘇文都有些看不下去,可是看著白花花的銀子時,他也不得不誇讚一句:真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