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雲眼中的戰意也完全被調動。

若說他此生到現在,打過的最艱難之仗,就是滅大寧一戰。

大寧是當時唯一一個能和趙國一斗的皇朝。

那時候的趙武皇,也才登基不久。

在那一戰,也徹底奠基了他趙國大將軍的地位。

現在最難的是秦國。

此戰,也和以前不同。

以前,趙國要調動大軍,防備周邊多個勢力可能的反撲,然而現在卻是不需要了。

大潛滅,古幽降服,天虹宗放棄山門。

整個古幽之地趙國佔據十分之七。

國力鼎盛,已到一個極致。

“朕相信,朕的凌大將軍不會讓朕失望,至於秦皇,朕會安排下後手針對於他,不會讓他安心修煉,。”

趙武皇對凌雲的軍事能力很信任。

他把大軍交給凌雲。

三千年皇朝底蘊積累豈會簡單。

他這次要用皇朝積累和聖丹把自己的實力推動到一個更高的層次。

凌雲持武皇聖喻,調動全國兵馬,就算是國內皇族下的九大世家,也要完全聽令於他的話,聽他調動。

舉國之力,進攻秦國和歸元古教。

凌雲對歸元古教和天虹宗實力瞭解,但唯獨猜不準秦國還隱藏著什麼力量。

猜不到,索性他就不猜了。

他就以絕對的國力壓上,相信在至強的力量面前,什麼陰謀詭計都沒有作用。

當然,若不是秦皇詭異,他也不需要如此。

當日。

趙武皇親率赤鱗騎就一路打到大潛都城,斬了大潛皇帝。

可此種直搗黃龍的戰術,對秦皇卻不行。

幽海一戰,趙武皇已經知道秦皇實力。

本來舉國兵馬調動需要時間,但為了滅亡秦國,一切從簡,速度最重要。

凌雲號令各軍以最快的速度集結到邊境。

“要在這半月內對秦國發起進攻。”

凌雲出現於邊城,望著遠方。

國與國戰,不是強者間個人決鬥,各種兵馬調動,資源配給都是需要時間的。

滅一國,在難以直接斬首對方帝皇時,就需要滅掉他們的大軍。

他的神色極其凝重,帶給他的壓力極大。

想要滅秦,可比滅大寧要困難多了。

這一切的困難,都體現在秦皇一人的身上。

他此刻部署的戰略也並不複雜,以大軍推進,攻城掠地。

若秦國選擇避戰不出,那就蠶食掉所有他們掌控的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