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陛下「起家」的地方,在陛下還沒有被正式冊封皇太孫的時候,最先一批接手的衙門當中就有龍江造船廠。

很多人也都知道當今天子為了龍江船廠的發展付出了多少心思,不只是要尋找木材,最主要的還是尋找船工。從全國各地招攬工匠還不夠,還讓人蒐集兩宋、元朝的一些史料,瞭解那時候的一些海船、航道等等。

外頭很多人都說當今天子最重視的學府是不倫不類的工部學院,那裡培養了很多能工巧匠,甚至還有人因此得了官身乃至爵位。

都說工部學院是皇帝的「親兒子」,但是那才是假象。那最多也就是個庶出而已,龍江船廠才是嫡子。工部學院培養出來的一些匠人,很多都是要被送回龍江船廠的。

為了龍江船廠更好的發展,五軍都督府那邊需要不時的提出水師用海船的心得、要求,朝廷的水師將領們也經常會來龍江船廠。當然了,水師也需要不斷蒐集水文,包括錦衣衛蒐集一些南洋諸國的水文。

國子監也好,大本堂、文淵閣,乃至翰林院,也都是需要時不時的整理古籍等等,尋找一些造船術、整理資料。這都是在為龍江船廠發展的更好,要造出更大、更可靠的海船。

雖然在鄭和看來,大明朝的海船已經足夠大了,也足夠多了,但是皇帝真的不滿意。

在宋朝就有記載的福船,現在發展的更大。「高大如樓,其底尖,其上闊,其首昂而口」,也將大明朝的火器搬上了船,所以可以做到「失石火炮皆俯瞰而發」。

也是在不斷地四處航行,也積累了不少的經驗。比如說「敵舟小者相遇,即犁沉之」,「而敵又難於仰攻」或者「誠海戰之利器也」、「惟利大洋,不然多膠於淺」、「非人力可驅,全仗風勢」。

現在的福船可不小,在南宋時福船就可以做到萬石以上。現在更是沒有問題,大海船可載乘客千人,可以做到生活設施齊全,配備洗漱設施。除了可以攜帶家屬的幽雅客房,甚至在船上養豬、種菜、種藥材、釀酒,以及種植盆景以供觀賞。

馬三寶知道自己肯定是有機會的,但是沒有在塵埃落定的那一刻,就需要小心謹慎。尤其是他一直在龍江船廠,此前甚至還去了一趟琉球,更是知道一些事情。

他去琉球,可不是宣讀聖旨那麼簡單,那也不是皇帝對於他的一些期待。

「你可要仔細些。」看著還算是自己提拔起來的馬三寶,王承恩提點著說道,「如今這幾日朝堂之上亂糟糟的,陛下心裡可不大樂意。你這頭要是辦不好事失了聖卷,莫要怪咱家不念舊情。」

馬三寶立刻露出討好的笑容,說道,「奴婢自然聽著,這些年也都是仰仗大伴提點,奴婢才能被陛下看在眼裡。」

王承恩露出矜持的笑容,別看他在皇帝跟前是一副小心謹慎的樣子,在無微不至的伺候著皇帝。但是下差之後,回到了自己休息的宮殿,他也是有好幾個小太監伺候著的。

在宮裡的其他太監面前,王承恩可是高高在上的,是很多人想要去討好的物件。甚至一些朝廷的文武百官,也是要給王承恩幾分體面的。

因為王承恩跟在當今天子身邊近二十年,一直是深的皇帝的信任。大家也都知道,這個世界上要說最瞭解當今天子的人,說不準也就是這個中年太監了。

至於王承恩,非常喜歡他的姓名,因為這是皇帝陛下賜的。所以就算是過繼到他名下的兒子,也是改姓王。這不是不要祖宗了,而是皇帝既然賜名了,那就要改名換姓,這也是一種榮耀。

看著鄭和,王承恩說道,「陛下胸懷寰宇,只要辦好陛下交代的差事,少不得你的榮華富貴。」

看到馬三寶要說什麼,王承恩繼續說道,「你且記好了,陛下若是覺得你是可造之材,倒是會給你機會。只是你也記好了,若是辦不好差事,就莫要埋怨了。陛下用人不問出身,只是也不喜庸才。」

「大伴,奴婢心裡有數。」馬三寶忙不跌的討好說道,「奴婢這些時日兢兢業業,唯恐辜負皇恩。旁的不敢說,奴婢也算是勤勉,陛下交代的差事必能辦好!」

別看馬三寶話說的比較滿,可是這沒有讓王承恩不高興,反而是露出了比較欣慰的眼神。

給陛下做事,就該是這麼個樣子。要是一副戰戰兢兢的樣子,那談何能夠成事?

這些大概也是不知不覺間被皇帝影響了,所以王承恩很多的時候考慮事情,甚至包括用人,也會偏向陛下喜歡的那些性格。

王承恩這個時候又問道,「船隊現如今準備的如何了?」

馬三寶立刻說道,「回大伴,船隊業已準備完畢,一應物資、輜重、人員齊全。俱在應天府候著,只待陛下旨意下達,便出海與候在海上的水師集結。前往福州長樂太平港駐泊,伺風開洋。」

王承恩滿意的點了點頭,這個馬三寶還算是聰明,看起來辦事還算靠譜。想來,也不會讓陛下失望吧。

「那這事也就成了,多琢磨琢磨。」王承恩語重心長,對馬三寶說道,「朝廷此次耗費不少,此事也是陛下親自籌

謀,滿朝上下可都是盯著這些。」

馬三寶更是心裡有數,他的責任重大,絕對不能有任何的疏忽。

這次的差事要是辦得好,那就是真正的一飛沖天。要是辦砸了,或許他就只能老死某個無人問津的角落了。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