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7 生前身後名(第2/2頁)
章節報錯
看著徐妙清擔心的樣子,朱允煐笑著說道,“莫要多想,咱準備攤丁入畝了。以後地多的富戶要納的稅多了,以後想要逃稅、轉嫁稅收,也難了。”
其實朱允煐也很清楚,不要說現在了,就算是幾百年後,也有人會想著去逃稅,有些人也可以成為漏網之魚。
只是朱允煐更加清楚的一件事情,自然就是他不能只是盯著一些旁枝末節。一個政策對大部分人好,那就算得上是好政策了,不可能有著讓所有人都覺得滿意的完美政策。
徐妙清愣了一下,有些不解的問道,“陛下,何為攤丁入畝?臣妾記得,咱大明是兩稅啊。”
徐妙清這麼說,自然也就算得上是傳統的認知了。畢竟徐妙清從小學的持家,也基本上也涉及到一些賦稅等等問題,不一定完全懂,但是大概的情況也是知道一些。
不要說徐妙清了,就算是徐妙清的父親徐達,對於稅收本能的也是覺得就是兩稅法,以前的人是那麼繳稅,現在的人自然也是應該這麼繳稅的。
朱允煐還是很耐心的,雖然他也是堅持後宮不得干政,所以現在的徐妙清也就是後知後覺。只是現在有些事情都要放在朝堂上討論了,也就沒必要瞞著徐妙清了。
更何況哪怕是老夫老妻了,可是朱允煐和徐妙清的感情還是很不錯的。不只是戀人,更是親人、家人,在徐妙清面前朱允煐也不一定就是單純的皇帝,也是一個丈夫。
朱允煐還是比較享受徐妙清崇拜的目光,滿滿的都是一些成就感。
如果只是自己琢磨,徐妙清肯定很難理解攤丁入畝的含義,甚至覺得那是自毀長城。
而在朱允煐不斷的解釋下,徐妙清慢慢的好像也理解了。這個攤丁入畝,對於朝廷的賦稅不會有什麼不利的影響,甚至可以極大的去掉一些弊端和不足,讓一些人想要逃稅更難了。
也包括這樣的政策一旦執行,對於很多地少或者是那些佃戶等等,也是極好的政策。他們的負擔將會大大的降低,甚至這樣的政策會讓一些人根本就不需要再繳稅了。
原因嘛,自然就是繳稅也需要一定的起徵點,沒有土地的話就不需要繳稅。這攤丁入畝,和以前的人頭稅,這是有著本質的區別,這對於很多人來說當然不亞於天恩。
只是徐妙清也很快反應過來,對於很多田少、無田的百姓來說,這一道旨意自然是天恩。
而對於那些個大地主、豪紳來說,一旦攤丁入畝的話,那些人的利益自然是要受到極大的影響。
真的要是到了那個時候,估計最反對的肯定就是這些人。事關自身的利益,甚至是一個家族的利益,哪怕會畏懼皇權,可是也是需要去努力的爭取一下。
畢竟這樣的政策可不只是影響一代人了,對於那些個世家大族來說,一旦攤丁入畝的話,他們家族積累的財富,或者是他們想要持續不斷的提升家族的實力,勢必受到極大的影響。
反對什麼的,朱允煐知道肯定是會有的,要說沒有半點反對的聲音,那才是不折不扣的怪事情。
看著徐妙清擔心的樣子,朱允煐笑著說道,“聽到蝲蝲蛄叫,難道咱還不種田了?”
徐妙清也笑了起來,立刻信心十足,“臣妾見識短淺,讓陛下見笑了。”
“這一次咱攤丁入畝,一些底下的富家大戶倒是好辦,主要就是一些勳貴。”朱允煐笑了起來,說道,“所以咱此前才讓大舅他們去遼東開地,咱也不會一刀切,給他們些時間。”
看著徐妙清,朱允煐笑著說道,“咱現在做的這些個事情,不說讓大明長治久安,不過想來是可以讓不少人日子好過一些,顧念咱大明的恩情。咱這麼做下來,以後垠兒繼承皇位,也好辦事。”
得罪人的事情,咱來做!
一些可能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咱也沒有什麼好害怕的,還是咱來做好了!
哪怕看起來是一個實用主義者,可是朱允煐也是有著自己的一個理想和抱負。他肯定是不會讓大明朝朝著‘歷史程序’去發展,他要透過自己的努力,去創造一段不一樣的歷史。
這些也是朱允煐的信心,他都已經是皇帝了,他自然有這樣的底氣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