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7 聖誕、規矩(第2/2頁)
章節報錯
“中山公夫人妾李氏等稱賀。”
徐妙清一絲不苟,開口說道,“聖誕之慶,與夫人等共之!”
後宮的禮儀,實際上比起前朝還要‘嚴謹’。主要是老朱和小朱這兩代帝王有些時候是不怎麼講規矩的,可是在大明的後宮當中,講規矩的不少。
以前的馬皇后不用說,那是真正的母儀天下。在馬皇后不在之後,代管後宮的李淑妃等人格外的講規矩,一方面是怕被挑刺,另一方面是以此展現自己的威儀。
此前也有呂氏在東宮掌管,文臣之女的她‘恪守婦德’,非常的講規矩。
其實在這麼些年下來,也就是新皇朱允煐登基,大明才再次迎來了母儀天下的皇后。徐妙清這個時候開始講規矩,大家自然也都是格外的重視,不敢有任何的馬虎。
命婦們也不覺得這樣的規矩繁瑣,能夠有這樣繁瑣的待遇,是無數人羨慕不已的。就像前朝的那些文武大臣,晚上不能睡、還要擔心被皇帝清算,可是一個個的還是往朝堂上跑。
為的就是這樣的風光,為的就是大權在握、青史留名。
就像坤寧宮一樣,實際上這麼些年來坤寧宮一直沒有住人。就算是朱允煐現在登基稱帝了,也只是在‘東宮’,只是在春和殿,畢竟不好將老朱趕出皇宮。
也就是遇到了一些大事,徐妙清才會在坤寧宮召見命婦,這也是正統。
文武百官離開奉天殿,老朱帶著朱允煐朝著奉先殿走去。小小朱也蹦蹦跳跳的跟著,估計這個時候皇后也在奉先殿等著,也就是他們有資格在這個時候進奉先殿。
到了奉先殿,到了殿前,老朱說道,“英兒,你也該二十三了。”
“開年就二十四了。”朱允煐笑了起來,說道,“孫兒這年歲,就當皇帝了。”
老朱笑了笑,對朱允煐說道,“咱英兒也受苦,咱好多事都沒給辦妥。”
朱允煐看不懂,而老朱有些自責的說道,“咱英兒沒出生的時候,咱就在搗鼓《祖訓錄》,給你個名字叫了好些年,還給改了,你祖母知道了肯定要說咱。咱孫兒元服之禮,當時又太忙給耽誤了。”
元服之禮,其實就是行冠禮。
明朝其實有冠禮,老朱洪武三年就定了皇帝冠禮是天子四加。只是那時候,老朱不需要行冠禮。而當時的皇太子冠禮,也有近則十二,遠則十五。比起尋常百姓,是稍微的早一些。
朱允煐笑了起來,說道,“咱記得咱受封皇太孫的時候,就是冠禮。”
看著牌位,老朱說道,“咱當時不讓你行冠禮,就是你祖母不在、你娘也不在。以後等咱垠兒長大一些,你可不能缺了這些禮數。咱是皇帝、咱是泥腿子,咱不講就這些,咱的子孫可不成。你們也該有些長進,該有的規矩要有。”
朱允煐笑著點頭,說道,“孫兒記得了,該有的禮數肯定是要有的。”
有些個事情,是需要那麼一些時間的。所謂的三代才出貴族,這也是有道理的,很多的東西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立刻出來的。
老朱和小朱,骨子裡就不是什麼貴族,他們有些時候對於一些事情確實不太講究。他們對於規矩的理解,是其他人要遵守,他們這些個皇帝就不一定是需要講究這些規矩了。
這可能是好事情,但是這可能也算不上是什麼好事情,當然也就需要稍微的注意點。
徐妙清這個時候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帶著小小朱在給祖宗們挨個的上香,這也是她和小小朱應該做的事情。
看著這些個牌位,朱允煐笑著說道,“皇爺爺,你說咱現在現在如此出息,咱的爹孃看到了是不是也高興了?咱現在這麼有本事,咱爹孃肯定也驕傲。”
老朱連連點頭,很肯定的說道,“旁人咱不知道,看到咱英兒這般出息,咱也是面子上有光。咱知道咱的英兒有能耐,只是沒想到咱英兒如此能耐!”
朱允煐笑了起來,無比肯定的說道,“那就好,咱現在做的還算不錯,只是咱知道咱還可以做的更好一些!”
現在的朱允煐還算是有點出息,只是他也覺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一些。他現在還算是有點出息,還算是個有出息的、英明的皇帝,只是他也覺得這還遠遠不夠,他可以做的更好一些。
在奉先殿和自家祖宗們說說話,這更加重要,這才是真正的宗廟,而不是為了禮數之類的天壇之類的地方。
有些事情也就是這樣,還是和自家人說說更好。真正在意的,也是自家人。而有些事情、有些動作,實際上也就是做給天下人看的。
畢竟是皇帝,要做個表率。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