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示皇帝對於開中法不滿意,很多人都知道這些事情。

雖然,開中法鼓勵商人運糧到邊塞,這一做法帶來的直接效果就是為邊塞提供了充足的糧食供應,緩解了之前糧草緊缺的狀態,有利於邊防穩定。同時,將食鹽的販賣資格下放,促成了食鹽的商品貿易,貿易的產生既調動了商人的積極性,也因為食鹽稅收給政府帶來了利潤。

可是這樣的開中法,很容易造成官商勾結、滋生腐敗。畢竟小商人,是沒有那麼個能力參與到這些生意當中。

再者就是開中法會使得一些政府機構的地位下降,隨著食鹽販賣資格的下放,食鹽的運輸、販賣環節由商人承擔,鹽官只需要負責管理,所以導致了鹽官實權被削弱。

包括鹽場的工人,他們的收入和地位也是在不斷下降,負擔在不斷的朝著他們積壓。對於這個群體來說,開中法也是極其不友好的。

前段時間英示皇帝表達了對開中法的一些質疑,最近這段時間聽說不少仕讀學士在給皇帝陛下講讀歷朝歷代的鹽鐵專賣制,這也使得不少人聽到了風聲。

有不少人感覺到心疼,世家或者那些個文官武勳,一個個的也都是感覺到肉疼。

別看老朱對貪官幾乎是無法容忍的,對於貪官汙吏的打擊也是極其嚴厲的。但是很明顯貪官汙吏從來是除不盡的,還是有不少人朝著鹽引十分的感興趣。

開中法肥了不少商賈,也讓不少的地方官吏或者武勳、世家在其中分得了一杯羹。

所以在朝堂上,自然不少人開始據理力爭,在說著開中法的種種好處。一旦取消開中法,會讓朝廷有著巨大的負擔,會對邊防造成一系列的不穩定等等。

雖然有那麼點誇張,但是也算得上是有一定的道理。開中法要是沒有任何可取之處,老朱和朝堂上的袞袞諸公此前也就不會大力的推行這個制度了,就不會在這些年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有些人可能是事關自己的利益,所以在‘據理力爭’。而有些時候,就是單純的覺得現有的制度很好,那就沒必要改變什麼了,現在這樣安穩的挺好,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朱允煐可不在乎那些人的想法,雖然確實有著那麼一些反對的聲音,可是那些個該做的事情,肯定還是需要做的,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開中法肯定是需要收回來朝廷的,鹽鐵專賣是一個底線,肯定沒辦法繼續讓一些官吏去和商賈勾結,肯定沒辦法讓一些人去做些損公肥私的事情。

鹽鐵專賣,接下來肯定是需要慢慢的收回來。至於說似‘慢慢的’,其實也就是幾個月後,也就是很快就要到來的英示二年,這也算是給不少人做那麼一些個調整的時間吧。

戶部這邊似開心了,雖然現在看起來大明的朝廷稍微有點錢了。只是誰不喜歡庫裡的銀子多一些呢,這絕對似好事情。

拿走了開中法,朱允煐也沒有忘記安撫一些人,他對於商業發展過於活躍不是很支援。只是朱允煐也希望商業市場可以稍微的活躍一點,大明也需要市場經濟稍微的活躍一點,這沒有什麼壞處,這也是朱允煐應該做的事情。

市舶司這邊可以放出來一些好處,這一點朱允煐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對於市舶司,朱允煐實際上一直都是很重視。原本只是他的‘私產’,基本上都是水師在參與。隨即是慢慢的放開口子,讓戶部參與,讓朝廷可以在這個大蛋糕當中佔據最大的利潤。

而現在,不只是要讓原本就有的皇家宗室分的一杯羹,這個時候也需要讓一些民間的人參與進來。這在朱允煐看來才是最正確的,朝廷兜底的好處就是這些。

“國有企業,我覺得挺好。”朱允煐自言自語,分析著說道,“以前總是有人吐槽那些,說國企什麼的不好。但是國企在,一個健全的工業體系,可以讓國家發展起來。短板或者是需要時間才能發展的,國家兜底大力發展。”

發展起來了,國家的力量看起來是稍微的抽身出來一些,讓民間的力量參與進來。

繼續保持發展是一回事,最主要的還是不管是國企還是民間力量,這都是屬於國家,這都是屬於大明朝的力量,對於朱家的天下是比較好的。

“在遼東那邊,或者可以說我是弄出來建設兵團。”仔細想著,朱允煐笑了起來,“雖然我可以給些鼓勵的政策,只是短時間發展不起來。還是需要行政力量,需要暴力機關。短時間不打仗,本身又有屯田的軍戶,最合適不過了。”

不只是在遼東或者是福建、廣東那些地方,荊楚那些地方也需要建設兵團的身影。那裡的基礎相對來說好一點,朱允煐現在大力的發展,相對較短的時間裡可以看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