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皇帝是不會允許任何能威脅到他的地位的人的存在的,也難怪皇帝總是說自己孤家寡人。

那些曾經陪他一起打下江山,守護江山的人都要一網打盡。

昔日的夥伴,被他一個個抹殺,孤家寡人,難道不是他自己做出來的嗎?

因為涉及到了前丞相,所以很多人當時都不敢接這個任務。

而當時被任命為這起案件的主審理官就是聶傳欽。

十一年前,聶傳欽還是大理寺少卿,當時他四處探訪,四處蒐證,蒐集到了很多有關於魏華安貪贓枉法的證據。

在被好友勸解不要沾染上這些事物的時候,聶傳欽毅然決然的將這些證據呈交給皇帝。

皇帝雖然顧念與魏華安昔日的情分,但如今魏華安功高蓋主,這無疑是一個上好的機會。

所以,皇帝正式任命聶傳欽為審理前丞相案件的主審理官。

大理寺能關押的了普通的百姓,也能關押的了王公大臣。

而且沒有人能承受的住大理寺的刑罰。

更何況是曾經叱吒一方,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雖然並沒有對丞相動用嚴酷的刑罰,但地牢陰溼的環境,無疑也是一種精神上的折磨。

但魏華安畢竟也是好皇帝一路走過來的人,其心志之堅毅,不是尋常人可比擬。

魏華安一直沒有認罪伏法。

然而在此期間,聶傳欽並沒有停下查探的腳步。

他跋山涉水,尋到了魏華安的老家的一處隱蔽的宅院中。

宅院中只住了一個女子,女子衣著不像是普通的鄉野村婦,而且談吐氣質也不凡。

經過查證,女子是魏華安在外養的外室。

雖然養一個外室,並不是什麼大事。

嚴重的是,在這個隱蔽的小宅院裡,竟然挖到了數以萬計的黃金白銀,瑪瑙珠串。

其數目,可以與國庫相匹敵。

要知道,丞相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會有這麼多的營養,更何況,只有不義之財,才會偷偷藏起來。

果然經過查證,這些金銀首飾,都是經過好幾手的轉變,才會換成這些金銀的。

雖然沒有標記的金子銀子不好查證,但是還有瑪瑙首飾,珠串這類,要是真想查驗,倒也不是不能查出來。

聶傳欽不辭辛勞,連日連夜的追尋著這些首飾,這些手術也是經過好幾手的。

雖然這其中經過了十多家姑娘的手,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一家當鋪。

要想查到當鋪裡的東西,那就不算難了。

當鋪裡的東西,每一樣進出都會有記載。

聶傳欽找到那家當鋪,問他要來記載。

自己點著燭火飯看起來終於被他找到了破綻之處。

交換的其中一定金子上,有官府的標記。

而恰巧那筆被標記的金子,是上頭播下來當賑災糧的。

如今卻查到了丞相頭中,那麼這貪汙賑災糧的罪名,可就算是確確實實的坐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