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要建立完整的軍功獎罰體系。正所謂軍法不明不足以正軍,賞罰不明不足以督軍。有了完整的軍功獎罰體系,士兵才能勇往直前,就像秦朝商君變法,改軍制,秦人才能一統六國。

三人不住點頭,郭淮道:“我們也意識到這點,上次你提出的整軍方案中有一部分內容是這方面的,我們在此基礎上完善,要徹底開啟底層士兵上升的通道,只看能力,不看出身。”

三人點頭。趙啟接著說道:

第二;我們在未來開疆拓土後如何治理,我們還像其他政治集團那樣嗎?顯然不行!這裡就有一個問題,縱觀歷史歷朝歷代,剛建立時政治清明,到了後期,生活奢靡,橫徵暴斂,土地兼併,農民被迫失地,一旦遭遇天災,便引起饑荒,百姓吃不上飯,鋌而走險,就會造反。有心之人就會利用這種機會,形成新的政治集團。所以深入分析戰亂之源是世族豪強的土地兼併。天下間農民最多,是社會基礎,而民以食為天,土地成為第一要素。那回頭再說我們,我們開疆拓土后土地要收回國有,實施土地改革,鼓勵各地最廣大的底層農民與地主、豪強做鬥爭,將他們的財產部分分給農民,部分收歸國有。根據各地土地人口比例平均分配給農民耕種。農民只有耕種權不能買賣土地。這樣我們就會得到最廣大農民的支援。

三人聽後,半晌無言。郭淮沉思片刻說道:“趙啟所說聽到很震驚,但仔細考慮卻說出了事情的本質,自古以來改朝換代都是推翻一派舊的豪強地主,又出現一派新的豪強地主。土地成為爭奪的焦點,農民忙碌一年,層層盤剝,好年景僅能餬口,一遇變故饑民遍地,改朝換代。我看這個方法可行!雖然沒有先例,但總得去摸索!可以先試行,行之有效以後,便可推行。”趙開和賀俊生也點頭。

第三;不斷完善和發展華夏人民黨,建立黨領導政權軍隊體系,搞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監察體系,不斷發展問題,調整那些不適合政策和制度,一切建立在實事求是的基礎之上。及時掌控百姓思想動向,限制、引導各種宗教發展。消除奴隸制度,嚴格限制僧道等脫產人群數量,嚴格限制僕從人員數量,取締奴籍。解放勞動力,鼓勵生育,獎勵耕種、發明、創新。建立糧食儲備體系,確立不能餓死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打的是後勤。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後勤生產體系和戰時後勤補給制度。鼓勵研發便攜方便的軍用食品,確立戰時補給運輸體系。利用生產建設兵團和地方組織的支前體系制度。

第五;發揮“天網”情報系統作用,做到知己知彼。軍隊未動,情報先行制度。

第六;在邛都建立高等官辦學堂,人才向來是社會最重要的基礎。轄區內各級官員、工匠、趙家商業人員、軍人等趙系人員有功者或表現優異者子弟均可入學免費學習。設計基礎科目及專業科目。具體稍晚時候我會整理全套資料。

第六;招募各處知名醫者,在邛都成立官辦醫藥學堂,教授那些寒門子弟,一方面為可以建立轄內醫藥體系準備人才,另一方面為軍隊準備充足的醫者。

趙開三人不住點頭,趙開道:“啟兒想的周密,以上建議就由志遠安排下去籌備實施。”郭淮賀俊生也贊同。郭淮領命。對於趙啟所思所想大家現在已經習以為常,都認為上天恩賜,開啟了趙啟的智慧。於是四人又對剛才幾點又逐條進行了深入討論和補充。郭淮起身告辭,他要回邛都安排事情。

父子師徒三人送走郭淮重新落座。趙開對趙啟道:“你不在家這段時間,你師父的師父,也就是你師爺,墨家掌門人墨老爺子已經帶領眾多墨家弟子及墨家總壇遷來邛都,也帶來了墨語嫣。我已經去拜會過老先生,且已將你與墨語嫣婚事定了下來。墨老爺子說江湖兒女不拘小節,不再辦理儀式,待你成年完婚即可。墨家總壇安置在瀘山之中的百花谷,明日隨你師父去拜會老先生,禮品已經備下,月兒知曉。”

“是!”趙啟回到。

趙開接著說道:“墨家人才濟濟,你去後可隨你師父多住幾日,也深入瞭解一下,將來也能安排的恰到好處。其他事情都有人按部就班去做,你不必操心,祭灶之日趕回即可。”

“是!”趙啟恭敬的回到。

三人又討論了一些各團訓練的狀態和水平,裝備情況,未來戰場應用等。吃罷晚飯,安置賀俊生到客房休息。趙啟才回到小院,月兒迎上來道:“少爺,禮品已經放到衛隊的院子,明早直接裝車即可。”趙啟點頭,這種事他不太關心,有月兒張羅他放心,月兒雖然年齡不大,但自幼便看的多了,又聰明伶俐,很多人情世故的事都安排的妥妥當當。

坐在書桌旁,趙啟想到今天談到的高等學堂和醫藥學堂,開始凝心靜氣考慮兩個學堂的教學內容,月兒端過茶水,看到趙啟的表情,馬上開始研磨。趙啟看到會心的笑道:“如果你哪天不再我身邊,我會不習慣的。你以後出嫁了可怎麼辦?”月兒聽到眼淚一下就流了出來道:“那我就一輩子不嫁,伺候少爺一輩子。”趙啟伸手擦掉月兒的眼淚,捏了月兒鼻子一下道:“開玩笑呢,對於我來說你已經像是我身體的一部分,我還真離不開你。”月兒破涕而笑道:“我去給你準備點心。”說罷跑了出去。趙啟望著月兒背影笑著搖搖頭,然後提筆疾書。

醫藥學堂的教學內容趙啟只加進了後世現代醫學的外傷消毒、急救、接骨、優生優育、婦產科、兒科等與當下能結合應用的內容。

高等學堂趙啟分成基礎學、文學、工學、算學、史學、天文學、地理學、農學等科目,工學又分出多個細化科目,至於教學內容先選各科目老師,由老師編撰教材,趙啟最後把關修改補充。

看到趙啟停筆,月兒柔聲說道:“少爺,明天還要趕路,以後在寫,早點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