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啟按著習慣晨練結束吃罷早飯,開始整理這些天所思所想,命月兒拿過這幾天整理的提綱,按項去完善。

首先完善的是信鴿的飼養方法、訓練方法、資訊傳遞方法、資訊密寫之法、阿拉伯數字使用方法等。

天網的組織結構、各部門分工、各類人員訓練方法、工作方式、各種聯絡方式方法以及各級駐點建立和工作方法,新發展下線方法等等。當然裡面大部分內容是趙啟前世曾看過的各種解放前特工回憶錄、特工小說及電視劇中整理出來的。

軍隊的革新方案、組織構架、建設方案等等。包含了軍種、編制、組織結構、軍中政工體系、裝備、各種裝備及兵種配合、各種陣法、訓練方法、軍旗、口號等等細節內容。這些東西也來源於趙啟前世掌握的知識的記憶,又結合了自己的想法。洋洋灑灑,一氣呵成!旁邊的月兒研磨鋪紙,明兒則在旁邊謄寫。月兒和明兒這兩個自幼伺候趙啟的伴讀一邊忙著自己該做的事。一邊暗自驚奇!在月兒心裡趙啟的形象越來越高大!

軍隊兵器裝備、使用方法、新武器研發。趙啟整合了大腦內所有武器的記憶,冷兵器中首先想到的是槊,槊是騎兵最常用兵器,趙啟對槊頭進行了改造,將扁平的槍式槊頭改成三稜狀,一來結實,二來對鋼材要求不是那麼高,容易打造。畫出圖樣並標註各種尺寸交於明兒。

唐朝時橫刀也要作為士兵標配,對於橫刀也可作為各級官府標配。

重灌步兵利器陌刀、長矛。陌刀後世也無實物,趙啟根據自己的理解繪出圖樣,文獻中記載非常厲害,可以剋制騎兵。

宋朝時的神臂弩、床弩是冷兵器時代遠端攻擊武器的佼佼者。連弩、微型弩可作為伏擊等特種作戰必備武器。

蒙古人對付重甲騎兵的鐵骨朵。投擲短矛、蒙古彎刀、唐明光鎧、宋遼的冷煅甲、札甲、明清棉甲、皮甲。

守城武器、攻城武器也是要考慮的,在冷兵器時代,戰爭的主要形式是對陣、攻城、守城,而攻城守城時都要用到大量的裝置,趙啟把思路重點放到守城方面,攻城方面冷兵器沒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趙啟打算研究熱武器,有了熱武器攻城就變得容易很多。因為生產效率和生產技術的限制,生產效率低下,研製成功後也沒有大量裝備的條件,只能建設一兩支火器部隊,所以大多數部隊還得裝備冷兵器,包括守城部隊。

得首先研製火藥,對於配方趙啟在書中都看過,原料都能找到,在那個時代的道家煉丹師用來煉製丹藥。

有了火藥便可以製成顆粒火藥,便可以製成火槍,地雷,手榴彈,炸藥包,沒良心炮,神機箭等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武器。

想到這,趙啟提筆先寫怎樣找到原料礦即硝礦和硫磺礦,火藥配方,顆粒化方法,各種武器圖樣並詳細標註說明、打造方法及要點。天漸漸暗下來,月兒掌燈後趙啟才放下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