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賽整體參賽人數還是沒有個人賽多的,最後在鞍山那裡報名的人數差不多也就100隊左右。

畢竟之前從個人賽裡面一年級生就看到了和二年級生的差距,並且在團隊賽之後二年級生的優勢便更加拉開。

所以一年級生參加團隊賽的比較少,大部分都抱著和前輩演習交流心態,叫上幾個比較要好的朋友,組成了一個團隊報名的。

而像陳柏君,李晨明,王月琴這樣一二年級搭配的還是比較少的。

等待所有的隊長抽好籤,隨後便進入了一個又一個的對戰當中。

團隊賽的規則和個人賽的規則不盡相同,所以每個人都基本上已經瞭解了具體要做的事情。不過相比於個人賽團隊賽,多了一個指揮的位置。

也就是給艦隊的所有艦艇全部都配上通訊裝置,然後在團隊裡面選擇一個人進行對於全隊的指揮。

所以這裡就非常講究團隊的協作和配合,以及團隊之間的互相信任。

因為如果沒有互相信任的話,那麼很可能三個不同指揮官的艦娘會不願意選擇聽從對方的指令,而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那樣就會使共同陣線全部崩盤,隨後對方摧毀。

這樣就導致了,即便是團隊在增加了幾個艦娘,並且增加了一些火力,它結束的時間反而要比個人賽快的多。

當然這裡面也有一些慢的,比如掌握不到攻擊節奏或者攻擊目標混亂等等的情況。

這真如之前鞍山所說的那樣是一場演習,如果像這樣的行為發生在戰場的話,那麼所引起的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所以團隊賽的宗旨就是提醒指揮官們,個人因素雖然重要,但是在真正的戰鬥之中,沒有人跟你單打獨鬥,真正強大的是團隊的力量。

而這樣的宗旨在於那些指揮官和陳柏君,李晨明以及王月琴幾人對陣的時候,感覺到尤為明顯。

精彩絕倫的配合,密不可風的進攻,讓和他們對陣的指揮官們只能疲於應對,根本找不到什麼破局的方法,就算想依靠自己的艦娘強大沖出一道突圍線,都全部被對方掌握,隨後將這個想法擊破在了初期。

所以相比起個人賽來說,團隊賽幾乎就成為了新海大艦隊幾人的表演舞臺。

任何指揮官在他們的組合面前都撐不住幾道攻勢,隨之紛紛敗下陣來。

當團隊賽持續第3天,陳柏君三人踏上領獎臺的時候,所有人都彷彿做了一場夢一樣。

而對於這一場夢,整個二年級生記憶猶新。

因為去年在這個時候,有人也同樣站上了冠軍的舞臺,不過那些人都是依靠著自己的艦娘強大以及數量眾多而取勝的,但是今年他們所有碰到陳柏君幾人的人都敗得心服口服。

因為對方不只是在艦孃的練度等級上完爆了他們,並且還在於指揮上面也完爆了他們。

所以如果之前個人在結束的時候,眾人對於星海大艦隊只存在於好奇的話,那麼這一次團隊賽的結束便對於星海大艦隊充滿著嚮往。

因為大多數一年級生髮現自己同一年級的學生,竟然在戰術上面勝過了二年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