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工位,北原蒼介取出筆紙塗塗寫寫,開始專注于思考接下來的工作和重大事件。

現在他手上有一億六千萬円,其中一千萬會用在個人日常生活開銷,另外一億五千萬則會投入到他的金融帝國中。

過了這個12月,股市就會開始震盪下跌,而房價則相對滯後,在91、92這兩年間持續下降,一直到96年,這漫長的6年時間陸續發生無數企業、銀行倒閉破產,經濟劇烈下滑,國民生活總體下降,彷彿進入了嚴冬季節。

好不容易在政府和多方協調下,經濟有了復甦跡象,卻又遭逢97年亞洲金融危機,再次一蹶不振,一直到00年代仍舊沒有恢復過元氣。

這期間,北原蒼介記得六大財團也受到了巨大波及,各大銀行相繼合併,無數企業抱團取暖,各行各業都不景氣,經濟大蕭條的同時就業率極低,國民低慾望低消費。

之後引發的各大銀行危機和重組風波有利於他在東產更進一步,說不定還能讓北原家在東產危機裡謀得巨大利益,一躍成為頂級豪門。

而泡沫破裂後崛起的高科技、文化、服務三大產業是他未來投資,釋放資金的主要點,之後網際網路浪潮席捲,他也能借著日元升值的優勢兌換大量米金,去提前佈局設計那些網際網路巨頭公司。

銀行職場、國內金融帝國、國外投資這三大塊總體方向不會有什麼偏差,但要達到他成為財團的目標,還需要仔細關注各種細節,抓取機遇!

“權力,必不可少。”北原蒼介用鋼筆敲了敲桌面,被淺野直人和大島光夫卡住專案,讓他有種夢迴前世的感覺。

沒有權勢就沒有財富,而只有財富沒有權勢,只會成為別人的獵物。

不管是為了金融帝國還是為了職場升遷,他都要順利推進這第一個專案,阻攔者,殺無赦!

北原蒼介的眼眸中閃過一絲兇戾之氣,與此同時,一名普通職員忽然小跑過來,放下抱著的一堆檔案,鞠躬說道:“北原系長,有您的傳真,請驗收。”

女職員臉上還有些稚氣,應該是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她偷偷打量著被稱為“支行最帥男人”的北原蒼介,心裡打鼓般撲通撲通跳個不停。

“萬分感謝。”北原蒼介點頭拿起傳真,一一鋪開,發現是井上桃傳來的一些“密碼檔案”。

如他所料,井上彥上鉤了,覺得自己是個好捏的軟柿子,想要讓井上桃從自己的嘴裡套出更多訊息。

“因為不再被信任,所以要給他好看。”北原蒼介嗤笑幾聲,這個女人還挺有趣,這算是給自己表忠心嗎?

女人的嘴,騙人的鬼。

不管是哪張嘴,隨便招惹上,都是禍事。

他沒有在意井上桃的小心思,而是將注意力聚焦到了她給的另一個極有價值的資訊上。

“五百萬円,淺野行長居然吃了回扣。”北原蒼介冷笑,這個時代,金融工作者利用職務之便吃點回扣,也不算新鮮事。

不過這類金融問題在職場規則森嚴的RB一旦被曝光,就唯有鞠躬謝罪,離職隱退一條道路了。

不是最信任的合作伙伴,很容易就被對方出賣。

淺野直人很缺錢?在這種問題上陰溝裡翻船,他也太不小心了點。

北原蒼介下意識考慮是不是井上桃和井上彥設計坑自己,但最後一張傳真裡還有交易匯款記錄,這可不好偽裝。

他收拾好東西,頓時有了交涉必勝的信心。

淺野直人的辦公室在最裡側,此時門半開半掩,能看到低頭伏案工作的淺野直人嚴肅認真的模樣。

名校畢業,雖然不是豪門出身,但卻透過入贅大阪當地商業巨頭獲取了海量資源,四十歲的淺野直人作為職場人士,是無數人追捧的楷模,精英中的精英。

聽到敲門聲,他沒有抬頭:“請進。”

北原蒼介走進辦公室,隨手關了門,聽到關門聲,淺野直人不悅的抬起頭,見到是他,便放下手中鋼筆,重新換上了淡然的笑容。

“蒼介啊,有事嗎?”淺野直人語氣親切,剛收到署名內部公文的他終於確認了北原正雄董事和北原蒼介的關係。

分行的黑澤行長剛才還打來電話,也暗示了下北原蒼介和北原正雄的關係,希望他能順利透過這個特殊融資專案計劃。

“淺野行長,聽大島系長說,您決定駁回我的特殊融資專案計劃,能告訴我是什麼原因嗎?”北原蒼介站在他的書桌前,面帶微笑。

“先坐。”淺野直人的臉色微微一變,隨後再度輕笑。

他心裡咒罵了幾句大島光夫這個蠢貨。

不是說好的先用審批流程和特殊驗收流程卡他麼?怎麼到了北原蒼介耳朵裡,就成了他淺野直人卡專案了?

北原蒼介笑眯眯看著他,等待著解釋。

“我剛收到公文,令......北原董事的推薦已經透過了董事會的審批,我也看過計劃書,問題不是很大。”淺野直人一副很為難的樣子,嘆氣道,“但你也清楚,臨近年底,我們需要做一些鉅額貸款去競爭最佳支行,按照例年規定,其他專案需要暫時擱置,等到來年年初再啟動。”

“我沒有過駁回計劃的打算,只是你的這個計劃必須走分行的特殊驗收流程,暫時不能施行而已。”淺野直人笑了笑,“不用太緊張,計劃本身沒有太大問題,而且董事會也審批過了。”

“可是行長,拖到明年,這兩家會社可能會撐不住。特殊驗收流程是針對資金撥款問題吧,臨近年末,大額資金要用於衝刺業務,這我沒有意見。既然分行拿不出多餘的資金,我可以透過北原投資暫時支取,貸款給他們。”

北原蒼介早就考慮過這個問題,就是擔心分行支行這個時期不願意出錢給他們這種會社,他才立即成立北原投資,決定先用自己的錢墊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