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曹劉大戰之禍國殃民(第2/3頁)
章節報錯
你龐淯能將自己之所得送予貧寒,你子孫可乎?”
“若是這天下...這天下沒有給百姓希望呢?”
龐淯是酒泉人,在這地方做官他當然不會是什麼貧寒百姓,但從龐淯出生開始,他看到的就是漫天黃沙和食不果腹的百姓。
他知道自己很難感同身受,但他也不是一個沒有良心的人。
以他的眼光,他看不到這百姓能夠在這連年天災之下有什麼希望存在,他們活下去都是一件讓人不敢奢求的事情。
他不明白為何作為仁君劉玄德麾下的大將馬孟起竟然會對人命這般的忽視...
“很驚訝,驚訝於主公麾下為何會有某家這種人?”馬孟起似乎是看出來了龐淯的想法,不過並沒有絲毫的怪罪。
他策馬於前,看著那蒼涼的土地,嘴裡卻是說著最為無情的話語。
“曾經我等在豫州收攏難民,在徐州救助百姓,在荊州收納流民,我等半輩子都在為了那些百姓而活。
可最後的結果如何?
我們見過很多百姓對我等感恩戴德,他們當然記得誰對他們好。
但是我等同樣見到的是更多的忘恩負義之輩,他們忘記了自己的祖輩父輩是怎麼艱難過下去的。
也不在乎為了養活他們,自己的長輩付出了多少的努力。
他們在乎的是,自己未能過上最好的生活。
為此他們會埋怨,會怒斥,甚至會責罵,曾經有人指著那個死去的傢伙鼻子謾罵,說他是假仁假義之輩。
說他是為了攬民心而做事,說他是為了自己的宏圖霸業才在那裡裝模作樣。
那是一個年輕人,當時某家要將他的皮扒了,但是被那傢伙阻止了。
這種人在荊州乃至在天下比比皆是,那傢伙讓這群人吃飽了飯,他們不思感恩,卻想著為什麼沒有給他們更多的田產錢帛,為什麼不給他們官位權利,為什麼不讓他們衣食無憂。
這些年這天下的學堂多麼?
這天下的先生多麼?
每年天下的學堂之中都有多少先生放棄官位,放棄那已經到手的仕途,選擇繼續開設新的學堂去教導更多的人。
不管是曹孟德還是玄德公,哪怕是江東的孫仲謀,他們的屯田之策莫不是讓他們活不下去?
這學堂之中莫不是將他們拒之門外?
這天下的盜匪莫不是沒有被不斷的剿滅?
上位者在努力,下位之人只想著這還不夠好。
他們還想要藉助別人之手,將豪富之人的錢帛拿到自己的手中,將自己的無能歸咎於朝廷的無道天災的降臨。
這天下若人人如此,那便是朝廷的問題。
那這朝廷,這勢力和當被滅。
當年之老秦難不成不夠強大?
他不給百姓活路,百姓找到機會就會將其打的分崩離析。
當年那力能扛鼎的項王不夠強大?
他屠城滅戶,不給他人活路,那邊合該太祖登基。
這天下從來都不是一家一言可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