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走不通啊。”

李通接應了關羽等人之後並沒有立刻撤兵,反倒是開始了引渡百姓,劉備已經傳來了訊息。

大量的接收難民進入關中之地,填充關中的空虛。

在這種時候,有限引渡漢人進入關中雍涼之地,之後再說內遷異族胡人。

這一次劉曄做的其實是對的,他這一路雖然折損非常的大,但是不得不說劉玄德的仁義之名已經慢慢的在百姓這裡傳揚開來了。

不要小覷了百姓的口舌,他們的口口相傳其實就是天下輿論的風向,只不過之前是有人在教給他們怎麼說。

而現在,是他們自己知道要怎麼說。

在這無法活命的亂世之中,有一個人願意給他們開啟那麼一線生機,不管因為什麼,他們知道該承誰的情。

願意背井離鄉者,自然毫不猶豫的走過了邊界走入了關中之地。

若是妻兒老小無法捨棄故土者,三叩首之後,也默然離開。

不過不管如何說,劉曄真的為劉備再一次的開啟了仁德的大門。

當然,代價就是荊州牧府邸之中的廳堂讓劉封砸了一個稀爛。

“某家不是剛送過去五千斛糧麼,怎麼這麼快就吃完了,他們幹什麼了?”

作為荊州牧,劉封最近已經算是忙的馬不停蹄了,從荊北到荊南,從鄧家到蔣家,只要荊州掛的上號的世家挨個拜訪,要出糧秣。

而作為荊州本土的諸多豪強此時也受了大難。

世家和豪強是兩個東西,世家諸如蒯龐蔡黃,他們有傳承和官吏在朝,時間久規矩多。

所以雖然很麻煩但是很懂事,也知道這個時候不是趁火打劫的時候。

但是豪強就不同了,江夏豪強陳氏提出來了用一千斛糧秣換江夏郡都尉之職。

為此劉封十分的欣慰,以卻儉為主,組成了荊州的暗衛,同時以文家主動來投的文玄為輔,對整個荊州的豪強開始了探查。

其中之一就是陳家。

而劉封的探查方向也很簡單,對於這種趁火打劫的,他不介意告訴他們這裡的規矩是什麼。

文聘堵住江夏要到,以緝賊之名將悍匪陳生送入了陳家之中,作為江夏悍匪陳生自然也是一張熟面孔了。

文聘不給陳氏一族任何反應的機會,有一個算一個全都擒拿了再說,

然後卻儉直接進入陳家之中從內部將撬開了他們僕人以及旁系族人的嘴,之後直接找到了足夠證明陳氏這些年所做的惡事。

證據確鑿,殺之以平民憤。

卻儉這一次直接告訴了眾人,什麼叫做先辦事再求證,擒拿,拷問,取證一氣呵成。

整個流程倒過來辦,酣暢淋漓。

作為文聘的大哥,文玄沒有文聘帶兵的本事,作為文家出了名的莽漢,他這一次也是出了大力。

比如一個人面對整個江夏郡的詰問,拖了整整兩天兩夜,給了卻儉足夠的時間解決陳氏的麻煩。

而這一次,也讓眾人知道了劉封雖然年紀不大,成天笑呵呵的,但不是沒有脾氣。

更不是沒有酷吏的手段。

他該不按規矩的時候,也同樣不按規矩。

荊州世家保持了沉默,劉封抓的機會很準,災年之中,百姓本就心中有所怨氣,在這種時候抓住豪強下手。

這對於荊州的世家來說,並不是壞事。

之後文聘做主將文氏一族遷徙到江夏之地,佔據了原陳氏的諸多田壟店鋪,正式取代陳氏立足於江夏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