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孔文舉的落幕(第2/3頁)
章節報錯
這一年的招賢考核,幷州推薦文榮,文沁,文冉父子三人一舉奪得天下三甲,其名聲可謂是震懾天下,但讓人最為震驚的是。
在考核結束之時,三人請命淨水洗白自己的面容換上早已準備好的服飾之後,赫然就是前往幷州教育百姓的孔文舉去了他那鬍鬚已經孔文舉的兩個兒子,孔沁孔冉。
而更加讓朝中大臣難看的是,作為奪下魁首之人,孔文舉當眾駁斥了這滿朝君臣。
“大漢自高祖而起,自泗水一亭長步步坎坷,終成大業。
經世祖力挽狂瀾,以南陽小民之身,其父不過早喪之縣令也。
歷代雄主如何將大漢延綿至今,因天下百姓也!
太祖深知百姓之苦,世祖深明農桑之事,他們起於微末,適逢天下激盪,便乘風而起。
或有小缺缺未曾忘懷百姓之心。
歷朝歷代之君王唯有勵精圖治方有如今之大業,大漢因劉而興焉?
因民也,因民心向背,因民心中有漢,此乃大漢之脊樑,而非這滿朝君臣為權勢地位而勾心鬥角所致!
老夫寫下萬言之書,揚言可讓百姓衣食無憂,可讓朝廷稅賦得以收攏,可如何做到?
老夫做不到!
天災之下,百姓食不果腹,寒不蔽體爾等這滿朝君臣王公當真無知乎?
爾等知曉,但是爾等卻不想去看!
爾等心中有大義,有大仁,有天下,就是沒有這百姓之生死。
朝中倉稟足,而百姓死,此乃國富民貧之計。
妥協之下爾等初心可還在嗎!”
孔文舉在這朝堂之上,滿朝文武面前,再一次證明了這天下就沒有他孔文舉不敢罵的人。
而他的兩個兒子也就真的在他們父親的背後,靜靜的看著他們的父親怒罵朝堂,一言不發,卻滿是認可。
“文舉公喝醉了,請他出去!”
關鍵時刻還是曹孟德更加的清醒,直接用了最簡陋的辦法將孔融父子三人直接強行帶走。
滿朝文武看著孔融被帶走之後,聽不到他的喝罵之聲之後這才將自己的臉色變得稍微好了一些。
而在這之後,他們卻又繼續開始了探討自己之前的事情,那就是這一次的官員任命,有多少可用之才,孔融三人似乎沒有對這件事情造成任何的影響。
但是孔融既然來了,又怎麼能夠允許這件事情就真的這麼粗糙的結束。
皇宮之外,看著再次緊閉的宮門,看著對自己嚴防死守的皇宮守衛,孔文舉的臉色難看,但也有些許的決然。
“這天下,終歸還是要見血的。”
孔文舉看著那巍峨的皇宮,高大的宮牆最後只是露出來一個苦笑,看著那不遠處已經聚集起來的百姓。
淡然的看著自己的兩個兒子。
“你們可害怕麼?”
“父親在,便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