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他則是直接來到了這學堂之中求見了管寧。

看著這個被所有人稱之為天縱之才的年輕人,管寧也有些出神,因為他也是稱讚諸葛孔明的人之一。

畢竟天賦如此之高的一個人,莫要說當今,便是往前看,很難找到一個可以與之匹敵之人。

“孔明來此,有何事?”

“求教學問。”

“....孔明這就說笑了,蔡公曾言,孔明之學他已然教導不了,管某雖然自認有些東西,但是不敢和蔡公比較。

蔡公教不了的人,管某人,自認為也教不了。”

“蔡公謙虛之言罷了,今日亮前來只想問一件事情。”

“你說,某家看看可否為你解惑。”

“當年少君曾在潁川做了一首不算詩的詩,在潁川頗為流傳,但之後被各方嚴禁,今日亮想請問此言。”

“你不該問這個,既然不讓說,那就是不能說的。”

“亮,請問此言!”

“終日奔波只為飢,方才一飽便思衣,衣食兩般皆具足,又思嬌柔美貌妻,取得美妻生下子,恨無田地少根基,門前買下田千頃,又思出門少馬騎。

槽頭栓得騾和馬,再思無官被人欺,一朝入朝為三公,還想山河奪地基,心滿意足為天子,又想長生不老期,一旦求得長生藥,再與天帝論高低。

他說,這是他抄的。”

“所以這便被所有人禁了。”

“畢竟這裡面說的那些話,著實不能讓人聽到,否則對他不利。”

“只因這些許字眼?”諸葛亮露出了笑容,“亮明白了,告辭。”

“慢行....”管寧最後還是補了一句,“其實還有後面的半段,你可想知道?”

“不想,不必了。”

諸葛亮輕笑一聲之後便轉身離開,但是在即將踏出門檻的時候,再次停了下來。

“少君說的,便是儒家路麼?”

“不知道,儒家的路早就歪了。”

“既然歪了,那就給他正過來便是,管公在這裡安心教導學子便是,剩下的事情,剩下的路便交給我等了。”

“你不該如此!”

“這天下也不該如此。”

建安十二年元日,諸葛孔明將所有事情交給了張既杜畿等人,隻身前往荊州,拜見曾經的先生。

天下名儒,蔡邕蔡伯喈。

“學生諸葛孔明,請先生,再出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