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氣節(為“太子”加更)(第1/2頁)
章節報錯
傅幹身邊的兵馬已經有些疲態了,一旁的楊會已經感覺到了濃濃的不安。
他來到了傅乾的身邊,再次勸說了起來。
“少將軍且先修整一番,如今我等已經進入了扶風地界,若是繼續前進,很有可能與那韓遂撞在一起,而且....”
“斥候已經一個時辰沒有回來了。”傅幹直接說出來了楊會後面的話語,“我等很有可能已經進入了對方的陷阱之中。”
傅幹雖然年紀不大,但是卻也是天賦不差,其父傅燮算是半個名將,而傅幹從小耳濡目,自然也有足夠的學識在身。
最重要的,傅燮也好,傅幹也好,他們都是北地傅家之人,
從他們祖先那一劍斬樓蘭的傅介子開始,就沒有一個軟弱之人,一個比一個剛烈。
楊會對他們父子知之甚深,他看得出來傅幹不是不明白此時的局面,他是真的有了決死的心。
可是他不知道如何勸說,反倒是傅幹在看到了遠處那隱隱約約出現的旌旗之後,猛地累住了自己的戰馬。
“楊叔,你可還記得數年前雍涼大戰,王國那賊子派兵將我父子團團圍住的時候,父親對某家說的話麼?”
楊會猛地一愣,然後看向了滿臉平靜的傅幹,嘴巴開開合合,似乎明白了這個小傢伙的心思。
中平四年,涼州刺史耿鄙被程球說動,強行徵調六郡兵馬征討王國,其中傅燮和劉備再次有了並肩作戰的機會。
只不過那一次,他們誰都知道耿鄙此人不得人心,程球貪婪無度,這一戰毫無勝算。
這一戰便是劉備都損失不小,不過他早有準備,眼見事情已經無可挽回,立刻甩手撤出戰場保住了金城郡之地。
但是傅燮卻是傾盡全力和王國死戰,最後被圍困在了冀縣之中不得而出。
那時候傅燮已經算是十死無生的局面,北地郡的數千匈奴騎兵跪在冀縣城外,一是為了讓傅燮能夠投降,二是為了告訴其他人,他們有護送傅燮迴轉家鄉的本事。
可是在那一刻,傅燮選擇了放棄已經送到了面前的生路。
哪怕沒有人會再嘲笑他,會在說他背叛那也一樣,他不會投降於賊,那是他的忠誠。
他將自己的兒子託付給了自己的心腹楊會,希望楊會能夠保全他最後的血脈,最後他打算好了去安然赴死。
只不過當初,那個叫做趙子龍的傢伙愣是在這十死無生的局面之中,生生的帶人撕開了一個公攤逃離的口子。
並且告訴他們,劉備自有打算反敗為勝。
那一刻,有這麼一個帶給他們光明和希望的傢伙,當真是讓他們感激不盡的。
所以傅燮也好,傅幹也好,對待那個有長者之風的劉玄德,都非常的信賴,哪怕傅燮也曾經說過劉玄德恐有英雄之姿,卻仍然沒有對他有任何的壓制。
甚至可以說是,極盡全力的幫扶金城郡,幫扶劉玄德。
傅幹看著那越來越緊的旌旗,看著那遠處蕩起來的煙塵,甚至感受著自己的後方,自己的周圍都出現的動靜,他沒有任何的慌亂。
“叔父,小子現在還記得當初問過父親,為何要為大漢守節,寧可拋家舍業,寧可和小子父子骨肉分離。”
楊會看著如此平靜的傅幹,不知道自己應該如何說,或許說,他也知道傅燮會如何回答。
“父親告訴小子,哪裡有那麼多的為什麼,這天地之間需要理由解釋的,都是可以放棄的,他就是大漢的臣子,他就是大漢朝廷的官員,他就應該為大漢朝廷守節。
叔父,你說這麼多人都說大漢的朝廷昏庸無道,當年先帝重用宦官,讓百姓民不聊生,讓世家不得安生,讓朝臣怨恨不已。
先帝賣官售爵,不知道多少百姓被那些貪官汙吏逼得家破人亡,叫苦不迭,讓多少郡縣變得餓殍遍野,讓多少百姓流離失所。
單單涼州之地,十年,整整十年,甚至更久,就從來沒有安生過。
小子從記事兒開始,這大漢的雍涼之地,最容易見到的不是牛羊馬匹,不是羌胡匈奴,不是河西鮮卑,更不是那風花雪月。
小子見到最多的,就是死人,各種各樣的死人。
被羌胡殺死的,被匈奴殺死的,被鮮卑殺死的。
被貪官汙吏逼死的,被豪族世家迫害死的,被鄉間惡霸活活打死的。
而更多的是被凍死的,是被餓死的,是被這大漢活活的壓死的。”
傅幹仍然在有條不紊的說著,而周圍的兵馬已經慢慢的匯聚過來,甚至於楊會都看到了那後方打出來的“樊”“胡”“王”“李”這些旗號。
西涼大軍,果然是和那韓遂已經匯聚在了一起。
楊會想要提醒傅幹,但是此時他麾下的諸多士卒卻是已經都全部的聚集在了一起,非常自覺的變成了防禦陣勢。
這一幕讓楊會大為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