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幽州我等先生要和那呂布聯姻,再是如此冒險行進,最後所得的......

還望使君莫要怪罪,某家並不認可那公孫瓚可以活著走出幽州,不僅僅是因為袁紹,更是因為他是公孫瓚!”

劉曄的話讓劉封陷入了沉默之中,他當然知道劉曄說的是對的。

他現在去幽州,去摻和北方的事情,得罪了袁紹,甚至得罪了曹操,聯姻呂布毀了名聲,少了一條未來或許可以有大用的秘密道路。

這些都是明顯的得不償失之事。

但是劉封還是要做,劉備也還是要做。

就如同剛剛劉曄那句話,那是公孫瓚。

“玄德公與使君都是仁義之人,這一點我等絕無否認之理,但是某家還是想要勸說使君,此事或許不必如此。

我等只需要做出樣子,不讓天下人有所話語就可以了。

畢竟這等局面就算是我等去了恐怕也是於事無補。

當然,就算是我等不去,也沒有人會說我等啊。”

劉曄還在勸說,不能說他說的不對,他說的字字句句都在理,每一條都是在為劉封考慮,在為劉備考慮,畢竟這麼做費力不討好。

而且危險也太大了。

可是劉封仍然還是搖了搖頭。

“某家知道你說的是對的,當然知道你也是為了我父子考慮。

但或許你不知道公孫叔父和我等的關係。

那時候我父子從樓桑村走出來,一無所有,官職都沒有得到朝廷的認可。

可是家父的一封手書便能讓公孫叔父傾力相助。

那一年家父與幽州刺史起了齷齪,還是公孫叔父力保,讓家父得以平安。

前往幽州募兵,前方戰事吃緊,還是叔父前往薊縣, 壓著陶謙提供了諸多糧秣。

當年我等什麼都沒有,就連我等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會是什麼司隸校尉荊州牧。

而叔父從來未曾有過一絲猶豫,他所做的一切都在照顧我等的臉面,生怕父親心中過意不去。

幽冀交戰的時候,他未曾想過讓我等幫忙。

界橋兵敗之後他也未曾想過讓我等還了人情。

雙方打了這麼多年,他可有一次和我等說過,希望得到我等的支援?

只要他說,我等就一定會做。

可是他沒有,他這麼多年和我等書信說的永遠都是,雍涼之地未曾穩定,需小心謹慎。

荊州剛定,我等定然分外艱難,讓我壓制脾氣,莫要衝動。

現在某家還記得當年從薊縣離開的時候叔父說的那句話。

他說,封兒啊,某家也不指著你能如何,就莫要忘了叔父就好。

呵呵.....救不救的了我等不知道,若是我等無能為力,那也就罷了,可若是現在我等明明有這個本事,我等還不去救,我等良心過不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