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和來到劉封面前的時候,劉封的信帛都已經快到涼州了。

當董和問他為何這般自信,若是他不來,他豈不是白白浪費了一次舉薦孝廉的機會。

對此,劉封回答的很淡然。

舉薦孝廉本就是朝廷給各州府郡縣官員發現賢良,重用賢良的手段,董和乃是賢良,他應該得到一個孝廉。

這,和他跟不跟隨自己,沒有任何的關係。

若是因為不跟隨自己,便不給他這個孝廉,這才是錯。

聽聞此話,本來已經做好了進入西川避禍的董和不由的哈哈大笑了起來,他彷彿找到了自己一直尋找的東西。

“和,見過公子!”

董和應該是第一個主動投入劉封懷抱的人,看著這個朝著自己躬身行禮的董和,劉封心中的激動可想而知。

為了人盡其才,劉封將這鄧縣之中的法度之事正式移交董和,讓他為自己處理這鄧縣之中的諸多雜事!

結果....

“公子如此失禮,公子為上,董和是下,不可禮廢!”

“公子乃是鄧縣之主,一言一行盡是眾所矚目,你怎可如此奢靡?你竟然浪費如此多的糧食。”

“公子,糜家奢靡無度,便是僕從都有身著錦服,此等惡習不可助長!”

“關將軍訓練士卒辛苦,但為人太過倨傲,對待府中官吏頗為傲慢,請關將軍道歉!”

劉封看著如同連珠炮一樣的董和,他感覺自己有些後悔了。

不對,他是太后悔了。

最開始還是噴自己,這麼多年劉封已經改變不少了,但是如今入主鄧縣之後,他或多或少的有些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

同時為了顯示自己禮賢下士,對董和也不講究什麼禮法上下。

結果被噴了。

然後劉封這麼多年,不貪杯不胡來,不奢靡不享受,唯獨就好這個口腹之慾。

結果因為自己剩了些許殘羹剩飯,結果被噴了,從此劉封的桌子上再也沒有出現了超過兩個陶碗的規格。

若只是自己,劉封也就忍了,緊接著董和沒有去處理百姓之間的糾紛,而是直接拎出來糜家一頓口吐芬芳。

跟了糜竺十餘年的一個老僕,因為身著蜀錦被董和狀告奢靡。

此等時候正是上下一心共渡難關之時,如何能夠讓僕從如此奢靡,若是其他百姓商賈爭相效仿又當如何。

雖未錯,卻要罰。

劉封總感覺董和說的哪裡有問題,但是他還說不上來。

緊跟著在糜竺之後,董和再次找上了關羽。

因為關羽為人倨傲,對待士卒頗為親善,但是對待劉封麾下的各個屬官卻不是那麼的和睦。

當然,也不是他對劉封有啥意見,劉封總感覺這位叔父,有那麼一點點的仇富心理,而他的屬官之中,其實大部分都是一群小家族之中的子弟。

大家知道關羽的脾氣,對此也沒有真的當一回事。

但是董和不慣著他,因為關羽當眾嘲諷一名犯了小錯的屬官,被董和知道之後。

先是將那犯小錯的屬官重罰,然後直接帶人堵在了關羽的大營營門口。